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265)
报纸(16)
图书(6)
新闻(4)
图片(2)
按栏目分组
山水风物 (242)
(15)
(10)
(10)
人物名家 (8)
(6)
明光记忆 (1)
(1)
按年份分组
2017(4)
2016(64)
2015(33)
2013(26)
2012(27)
2011(37)
2010(25)
2009(11)
2005(4)
1983(1)
按来源分组
-1(41)
考试周刊(13)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11)
读写算(4)
商务印书馆(1)
知识文库(1)
读与写·下旬刊(1)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1)
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1)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1)
浅谈小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吴继光  来源: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的几点做法: 通过设疑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要通过设疑创造培养思维的情境。如我在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时,要求学生把10根小棒分成2份,学生动手操作后请仔细观察结果,得出的结果不同,一种是分得
关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利用生物学史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作者:徐丹丹  来源: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物学史  创造性思维  假说——演绎法  促胰液素  生物学 
描述:生物是一门自然、实验学科,在教学中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是个发展的过程。学生通过对生物学史的学习,能够随着科学家一起探索科学的本质
浅论英语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胡业英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1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培养方法  英语教学  英语思维能力 
描述: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和世界的交流越来越密切。作为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语言——英语,越来越重要。培养英语人才,英语教师担起了非常重要的责任,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本文从英语教学、英语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方法等各方面作出分析。
作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联想与想象思维能力
作者:程顺萍  来源: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联想  想象  作文教学  思维方式  思维能力  培养  《故乡的榕树》  引导学生 
描述:联想是写好作文必不可少的思维方式,若联想恰当、准确,就会使满文生色。但仅有联想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想象的手法。想象可以使思维无拘无束,任意驰骋;可以通过加工、组合,创造出新的意象。如
探析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途径
作者:杨维发  来源: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年份:201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数学思维  高中  实践途径 
描述: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需要合理设置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打破传统思维模式,调动学生思维,使学生在总结反思中强化数学思维能力
浅析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桑和铁  来源:读写算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发散  思维能力  求异  创新 
描述: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数学教学要标新立异,改变观念,注重能力培养。把创新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求异情境,把学生引入一个多思、多问、多变的广阔的思维空间,开发智能,提高数学素质。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作者:刘正龙  来源:读与写·下旬刊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学生  数学教学  思维能力  知识结构 
描述:数学教学必须遵循认识规律,有意识的不断激发和深化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的思维在深度、广度、灵活性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这样才能在数学教学中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学生才能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陈钢  来源:知识文库 年份:2016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学生的创新思维予以培养。语文课程是小学生最早学习的课程,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已引起了许多语文教学工作者的关注,本文探讨了教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一、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浅谈在数学教学中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翟秀兵  来源: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思维过程  常规思维  能力的培养  逆向思维  正向思维  认识过程  人的理性 
描述:思维是人的理性认识过程。根据思维过程的指向性,可将思维分为正向思维(常规思维)和逆向思维。所谓逆向思维,是指和正向思维相反而又相互联系思维过程。简单地说就是按研究问题方向的反方向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通常在解题中从问题的正面思考陷入困境时,则从问题的反面思考往往会绝处逢生,使问题迎刃而解。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倒着想”或“反过来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