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56)
按栏目分组
山水风物 (148)
(5)
(1)
人物名家 (1)
(1)
按年份分组
2016(26)
2015(26)
2014(13)
2013(21)
2012(18)
2011(15)
2010(13)
2009(9)
2008(7)
2007(3)
按来源分组
-1(7)
考试周刊(6)
学语文(5)
都市家教(下半月)(2)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
安徽教育(1)
基层农技推广(1)
中学生英语(1)
新课程(上旬)(1)
新课程研究(1)
如何在教学中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张茂萍  来源:新课程研究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健全发展  应试教育思想  学习效率  审美观念  阅读文本  综合素质水平  情感态度  品德修养  教学活动  品德素养 
描述: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也就是说,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的价值,并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而在确保课程价值
教师素养之我见
作者:邢广安  来源: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教育者  教育学习  社会精神文明  与时俱进  教师素养  自我学习  教育过程  修心 
描述:如何把握好“修心、学知、钻研、奉献”四个方面的素养呢?培养教师“修心、学知、钻研、奉献”的素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
浅谈小学音乐教师的基本素养
作者:金玲  来源:新课程(上旬)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教师  专业技能  转变 
描述: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推进,小学音乐教师更应具备基本素养
向音乐老师学习——浅谈美术老师应具备些音乐素养
作者:蒋芳芳  来源:都市家教(下半月) 年份:201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美术老师  美术  音乐素养 
描述:美术和音乐是不同的,但又是相通的.他们用各自的感性材料说着自己的语言,但他们最终归于人的大脑之中,让我们在感受中引起思维想像,涤荡着我们的心灵.作为一位美术老师,懂点音乐,更有助于课堂教学.
论英语教育中的人文素养培养
作者:张桂荣  来源:中学生英语 年份:201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教学工作  许国璋  教育内容  课堂环境  世界通用语言  高中英语教师  初中英语教师  英语课堂气氛  文化知识  人文素养 
描述:笔者从事英语教学工作近二十载,一直深受著名英语教育家许国璋先生的一段话影响,他曾说过:"我教学生,从来不以教会几句英语或教会一种本事为目标,而是要教会怎样做人,是英语教育;用英语来学习文化,认识世界,培养心智,而不是英语教学。"许先生此论甚善,也因此在笔者教育生涯里根植了一面旗帜和笃定的信念:英语教学必须注重英语人文教育才是成功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就英语课程
包膜缓释尿素养分释放特性及水稻轻简施肥效应研究
作者:胡业功  来源:基层农技推广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高产高效  轻简施肥  水稻  包膜缓释尿素  省工节肥 
描述:、氮素利用率、省工节肥等方面的效果。结果表明:试验所选用的包膜缓释尿素氮素营养供应与水稻对氮素养分的需求规律基本同步。与当地推荐配方常规施肥处理(基肥+追肥,CK1)相比,包膜缓释尿素+普通氮磷钾复混肥
中学数学教师的数学史素养刍议
作者:刘宝军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数学史素养  数学史知识  中学数学教师 
描述:中学数学新课程中注重数学史的渗透,这需要中学数学教师应有较高的数学史素养。但据了解中学数学教师的数学史知识却是非常缺乏的。所以,中学数学教师不仅要正确认识数学史知识对自身的重要作用,而且要做到认真学习数学史,研究数学史,并自觉用于教学实践中,努力改变数学史知识严重缺乏的现状。
“识字”不误“语文”功
作者:梁传琴  来源:安徽教育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识字教学  主要内容  语文训练  写作  正确认识  听说读写训练  重要基础  小学低年级  阅读理解 
描述: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因为识字——包括会读、会写、会用——是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但识字不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唯一任务,因为语文的主要内容是听说读写,识字仅是必要的途径。正确认识并处理识字教学和语文训练的关系,对提高语文教学的水平和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出“语文味”
作者:蒋万利  来源:学语文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师生交流  朗读教学  作业  课堂教学 
描述:语文课堂上的"语文味"应从哪些方面去体现呢?首先,运用朗读读出"语文味"。读是对文本语言的触摸,在朗读中应该凸显"语文味"。可在我们很多的语文课堂里却听不见书声朗朗,即使有也是走过场,充当一种不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