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40)
报纸(11)
会议论文(6)
学位论文(1)
图片(1)
按栏目分组
山水风物 (141)
人物名家 (7)
(3)
(3)
(3)
明光记忆 (1)
(1)
按年份分组
2017(2)
2016(33)
2015(24)
2014(10)
2013(13)
2012(17)
2011(18)
2010(15)
2009(5)
2008(13)
按来源分组
-1(10)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8)
新疆教育(2)
科教文汇(2)
新课程学习(1)
教育教学论坛(1)
陕西科技大学附中(1)
新课程学习(下旬)(1)
科普童话(1)
科普童话·新课堂(上)(1)
以生为本,指导学生自主预习
作者:张勇  来源:新课程(下)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方法  以生为本  兴趣  习惯  目标  自主预习 
描述:课前预习既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促进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所必备的学习技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生为本,从激发兴趣、明确目标、指导方法、养成习惯四个方面切实指导学生自主预习,教学生学会学习
引导自主理解算理,有效掌握计算法则
作者:林其萍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算理  算法  计算 
描述:教师在计算教学中应处理好算理与算法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循“理”入“法”,以“理”促“法”,并通过智力活动促进计算技能的形成。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让学生“正确、迅速、灵活、合理”地进行计算是一线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就此作了探讨。
学习·实践·成长
作者:李艳  来源:师资建设(理论与政策版)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2010年  项目培训  学习  上海师范大学  成长  语文骨干教师  实践  语文教师 
描述:我来自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工人子弟小学,是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先后两次参加了不同类型的国培项目培训。第一次是2010年12月,在上海师范大学参加了为期15天的2010年“国培计划”——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研修班短期培训;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作者:吕井春  来源:山东工业技术 年份:201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赞美  好奇心  生动有趣  兴趣  愉快  快乐 
描述: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平时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和启发。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
在童趣中学习
作者:刘莹莹  来源:小学科学(教师版)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热爱生活  拼音教学  合作探究  儿童身心发展  认读  课程标准  学习过程  智力振奋  内心状态  学拼音 
描述:引言:《语文课程标准》对一年级汉语拼音的教学目标为: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和旧大纲相比,明显地降低了学生对拼音学习的要求。对于刚入学接触拼音的孩子来说,教师不要过高
如何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
作者:张继煌  来源: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年份:201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培养学生  地理教学  地理知识  教学成绩  学习兴趣  边缘学科  文科学生  直观教学手段  地理研究  教学质量 
描述:地理是一门兼有文理特色的边缘学科,对于学生尤其是文科学生来说,它是一门较难学好的课程,这也是历年高考中地理成绩偏低的原因之一。那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呢?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成绩的一条重要途径。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作者:王伟  来源:小学生(教学实践)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数学教学  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探究  数学知识  《数学新课程标准》  创设教学情境  有效教学情境 
描述:《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当前课改中教师所
让“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为数学课堂教学主体
作者:袁同胜  来源:小学科学(教师)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主探索  评价  动手实践  合作交流 
描述: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的学习方式。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将静态的结论性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让"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为数学课堂教学主休
作者:袁同胜  来源:小学科学:教师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主探索  评价  动手实践  合作交流 
描述: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的学习方式.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将静态的结论性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