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63)
按栏目分组
山水风物 (154)
(5)
人物名家 (2)
(1)
(1)
按年份分组
2015(26)
2014(16)
2013(21)
2011(15)
2010(15)
2009(10)
2008(8)
2006(1)
1999(1)
1982(1)
按来源分组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6)
学语文(5)
中学课程资源(3)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交流版)(3)
江西教育(2)
新课程学习(下)(2)
安徽教育(2)
科教文汇(下旬刊)(1)
中学生物教学(1)
语文学刊(1)
语文作业应丰富多彩
作者:贡发祥  来源: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交流版)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教学实践  学生  文章  人民生活水平  常规  课文  语文作业  完成情况  积极进取  作业形式 
描述: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读读"、"写写"、"背背"这些常规的作业形式,有些太单一。经过摸索,我发现语文作业还可以有更多丰富多彩的形式。
对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几点思考
作者:汤长江  来源:学苑教育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小学数学  作业评价  探索 
描述: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基础;是充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条件;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动力。因此,我们要不断探索作业评价的形式,使其发挥积极的作用。
谈新课改下英语作业的布置与评价
作者:刘忠球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布置  机制  评价  英语作业 
描述:对英语作业的布置,应做到有针对性、层次性、时效性和适量性,并根据作业布置的特点建立起相应的作业评价机制.实施灵活的作业评价策略。
走出语文阅读的误区
作者:丁云波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方法  阅读  习惯  课外阅读 
描述:本文主要是针对目前应试教育中重视课本阅读而忽视课外阅读的现象所展开的思考。在分析了学生阅读中出现的误区,阅读对学生语文素养和读写能力的重要性的基础上,着重提出了走出阅读误区的方法,包括培养阅读习惯、指导阅读方法、拓宽阅读渠道等方面。
初中语文活动课的探索
作者:张国伟  来源: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交流版)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注入式  教学内容  学生  语文学科课程  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方法  语文素质  课堂教学  语文活动课 
描述: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个中原因,虽说十分复杂,但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几点做法
作者:潘耀中  来源:学苑教育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兴趣  情感  语文课堂 
描述:语文教学中,要提高教学实效性,可从三方做起: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浅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作者:王道所  来源:读写算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情感效应  语文教学  情感教育过程 
描述:初中语文教学实施情感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学务必贯穿情感教育的内容。只要始终坚持把情感教育贯穿于整个语文课堂教学,必将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作者:杭国防  来源: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培养学生  不竭动力  语文课堂教学  世界经济  现代化建设  学生创造能力  引导学生  教学情境  少年儿童 
描述:的生力军和接班人,也和理所当然地要求我们在小学各科教学包括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下面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谈几点自己的体会:一、创设宽松的教学情境,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大家都知道,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
高中语文教学如何结合社会生活
作者:唐凯  来源: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交流版)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语文学科  效率低下  人文精神  社会生活  教学模式  应试教育  语言文字  不良影响  工具性 
描述:长期以来,由于片面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别是受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教学模式化、教条化、功利化倾向严重。许多教师眼睛只盯着分数,一门心思抠"知识点",让学生整天挣扎于题海之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往往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学
作者:黄飙  来源:课外阅读(中旬)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爱国主义  社会主义  道德品质  人生态度  美育教学  学习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 
描述: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