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414)
报纸(31)
图书(4)
会议论文(3)
按栏目分组
山水风物 (404)
人物名家 (32)
(6)
(5)
(4)
(1)
按年份分组
2017(5)
2016(53)
2015(60)
2014(56)
2012(54)
2011(59)
2010(37)
2008(24)
2005(5)
1997(4)
按来源分组
吉林教育(16)
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13)
语文天地(3)
华兴时报(2)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
江南保健报(1)
教育界(1)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1)
南国都市报(1)
中外文摘(1)
如何拨动学生的心弦
作者:丁云波  来源: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年份:201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教学实践  自由作文  作文教学  巴尔扎克  托尔斯泰  新信息  莎士比亚  教师指导  引导学生  新思想 
描述:作文,本是一件趣味无穷的事情,可是,很多学生觉得它味同嚼蜡,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当如何拨动学生的心弦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谈以下几点粗浅的体会,与同行们商榷。一、努力引导学生多渠道大量地接收新思想、新信息,让学生感到有东西可以写作文不是单靠教师指导就能学会的,很多功夫在课外。世界上很多文豪并不是大学中文系毕业的:莎士比亚自学成才;歌德、巴尔扎克、托尔斯泰都是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艺术浅探
作者:胡青松  来源: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年份:201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课堂教学艺术  第一次世界大战  青少年  历史人物  初中教师  历史事件  因势利导  历史课堂教学  人物形象  形象性 
描述:初中教师面对的是12~16岁的青少年。历史课堂上,他们愿意听、乐于记形象性强的人物事迹和故事。教师授课时就应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因势利导。讲历史事件,要力求渲染气氛,要讲得有声有色,要把简单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具体的场面;讲历史人物,则应突出人物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个性,使人物形象栩栩如,鲜明突出。
浅谈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化
作者:庞正玲  来源: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年份:201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情感沟通  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教师  数学知识  中学生  艺术化  直接影响  课堂教学语言  教学相长  语言表达方式 
描述:语言是课堂上师生教学相长、思想交流、情感沟通的必要纽带,直接体现为教师的基本素养,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谓举足轻重。数学学科更因其学科的严谨与内在联系,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接受和
如何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作者:张教艳  来源: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年份:201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培养学生  记忆方法  记忆能力  历史基础知识  历史教学  导入新课  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  记忆力  重要环节 
描述: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学生对课本知识掌握不牢固。而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力是提高历史成绩的重要环节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呢?
高中优秀学生行为特征分析
作者:孙辉  来源: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年份:201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学生行为  历史教师  高中  学业优秀  历史学习  特征分析  学习方法  历史故事  行为特征  学习优秀 
描述:身为高中历史教师,在十几年的教学中,我接触到了许多历史学习非常优秀的学生,我发现这些学业优秀的学生往往具备一些共同的行为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