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初中数学活动课教学的途径
作者:马继昌  来源:新课程(教师版)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活动课教学  数学模型  新课程  初中数学  数学教学  数学知识  心理特点  数学活动课  引导学生  学习数学 
描述: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教学的自身特征,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
为孩子插上音乐的翅膀——浅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活动课
作者:高娟  来源: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小学音乐  主动学习  班级好声音  活动课堂 
描述:小学阶段是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夯实学习基础的重要时期,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音乐课程是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小学生艺术修养的重要课程
《中国民生百年变迁(20世纪初∽21世纪初):主题幻灯片》活动课教学案例
作者:董业国  来源: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幻灯片  变迁  民生  活动课  教学案例  科学技术  中国  知识体系 
描述:、师生对活动课的重视程度不够,活动内容与教学设计的可操作性研究不够,活动课课程的开放范围不够,活动课成果与考试评估关系的处理不够科学等。为了找出一条具有可行性、操作性的适合高中历史活动课的新路,我们也在
高中历史探究活动课的处理
作者:倪世明  来源: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高中历史  处理  探究活动课 
描述:对于高中历史探究活动课的处理,在明光市历史教师的课堂实践中,据本人细心观察,认识和做法不一.本文中,笔者试图论述处理写作类历史探究活动课的方法、注意问题及意义,并建议把历史探究活动课作为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提高高中历史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初中语文活动课的探索
作者:张国伟  来源: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交流版)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注入式  教学内容  学生  语文学科课程  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方法  语文素质  课堂教学  语文活动课 
描述: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个中原因,虽说十分复杂,但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
浅谈新课程下综合实践活动课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作者:赵宗群  来源: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随着教育形式的不断变化,国家正在极力地推进课程改革。因而,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结构性的突变,"综合实践课"这个名词很自然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高中阶段实施综合实践课,符合教育对象的年龄和认知特征,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促使高中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来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探索精神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目前综合实践课的开展既面临着无教材、无固定模式的现状,同时又存在着学科化、形式化、狭隘化、时效化的
浅论小学语文活动课的开展
作者:卢炳好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存在问题  作用  小学  语文活动课 
描述:小学语文活动课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当今小学语文活动课教学中尤其是在农村小学语文课的开展中,许多教师只是强调课堂教学的质量,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活动课的辅导,致使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
初中数学活动课初探: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薛霁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主学习  新课标  数学活动课 
描述:初中活动课按照新课程标准,以教育原则作为实现教育本体异质同构的基础要件,通过激发需求、审视自我、增强趣味、合作交流全方位建立一个充满个性与生机的教学体系。
高中力学教学探析
作者:刘成  来源: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重心  三大性质力  弹力  摩擦力  重力 
描述: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开始谈到了力.可以说力学是整个高中物理的基础,对它的教学就显得比较重要.本文主要是对高中力学的一些认识.重点讨论了三大性质力,讲述了其划分,重心概念的理解,弹簧弹力的认识及有关摩擦力方向的判断问题.
《分数的意义》教学
作者:张元友  来源:小学教学设计(数学科学版)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分数的意义》  教学内容  五年级  老师  苏教版  教学过程  激趣  猜谜 
描述: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60~63页。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营造氛围 师:今天来了这么多老师听课,我的心里非常紧张。现在真可以说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听说大家都喜欢猜谜,那谁能用老师现在的心情做谜面,打一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