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28)
会议论文(3)
按栏目分组
山水风物 (101)
(10)
(7)
人物名家 (6)
(5)
(2)
按年份分组
2016(37)
2015(16)
2013(8)
2012(14)
2011(12)
2010(14)
2009(8)
2007(3)
2006(2)
2003(1)
按来源分组
-1(25)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
科技信息(1)
文教资料(1)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
滁州学院学报(1)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1)
新课程学习(1)
新课程学习(下)(1)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策略分析
作者:王行强 徐君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提问艺术  课堂气氛  教育工作者  有效教学策略  课堂环境  教学效果  中学地理  高中地理  过渡语  农业地域类型 
描述:就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来看,依然存在多方面问题,对地理教学整体质量产生影响,如何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一、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的基本内涵所谓高中地理的有效教学,实质按照中学地理的新课程标准,结合当前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运用多种方式、方法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整个教学中,"有效"是教学的关键,主要指学生的学习情况,可通过多种形式考察判断学生能在课堂中学到什么,具有一定的广泛性。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探索
作者:张传香  来源: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教学效果  探索 
描述:有些学生害怕学习数学,认为数学抽象、枯燥无味。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时时处处都能看到数学的影子。本文从多个角度阐述了数学教学方式,以期使学生不怕数学,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应用探讨
作者:周培新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1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应用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探究性学习 
描述:能力,是一种符合素质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应得到推广与应用。本文对探究性学习方式进行了概述,并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有效策略进行了阐述。
浅谈开发和利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资源
作者:董实现  来源:好家长 年份:201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开发和利用  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 
描述:课堂教学资源能够支撑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教材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课堂教学资源,教师要学会充分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教材本身的资源。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对教材加以适当的拓展,开发和利用
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浅析
作者:周世界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1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日常学习  教学效果  农村地区  课堂学习气氛  课堂语言  幽默风趣  课堂教学语言  学习语言  诙谐幽默  小学语文教师 
描述: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掌握语言艺术,要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语言、学习文字的兴趣。当然,这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能力有了更高要求。具体来说,什么样的教学语言才算基本符合要求呢?一、发音
数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
作者:张保同  来源:全文版(教育科学) 年份:201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教学效果  高效课堂  创新精神  信息技术 
描述: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要发挥有效的作用,使数学课堂生动、形象、有趣。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浅析
作者:周世界  来源:语文天地(小教版) 年份:2016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掌握语言艺术,要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语言、学习文字的兴趣. 当然,这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能力有了更高要求.具体来说,什么样的教学语言才算基本符合要求呢?
新课标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评课的探索
作者:解大东  来源:新课程(中学版)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内容记录  个人教学  教学特色  发言时间  物理课堂教学  思维碰撞  评课  多向互动  课堂听课  听课者 
描述:1.特色归纳法在认真做好课堂听课笔记的基础上,进行教师课堂教学特色的整理。力争把授课教师最有特色的,能反映教师个人教学风格的内容记录下来进行归纳整理。切忌面面俱到,长篇大论。2.问题探讨法
例题设计应适合物理课堂教学
作者:陈吉忠  来源: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教学任务  课堂气氛  教学行为  电学实验  物理课堂教学  学习活动  新课程改革  知识的理解  最近发展区  讲授方式 
描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但是物理课堂上,常常有教师这样说:"这么简单的例题,你们怎么就不会呢?"如果是个别学生的问题,那可能是他个人对知识的理解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