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52)
报纸(19)
会议论文(5)
图书(3)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山水风物 (159)
(7)
(5)
人物名家 (5)
(3)
(1)
按年份分组
2016(33)
2015(24)
2014(18)
2013(22)
2012(15)
2011(27)
2010(15)
2009(7)
2008(10)
2006(3)
按来源分组
滁州日报(12)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4)
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4)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3)
新课程学习(下旬)(3)
时代青年(教育)(2)
语文天地(初中版)(1)
语文天地(1)
速读(中旬)(1)
科教文汇(1)
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者:李军  来源: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问题  实践  创新 
描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信息技术课程要努力创造条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
浅议在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及能力培养
作者:蒋家丽  来源:新课程学习(下)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创新精神  发散思维  学习环境 
描述: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能力是当今教学改革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点课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赵福鹏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创新能力  培养策略 
描述: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成为当代教育的核心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则是小学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十分重要的。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是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学生想象和创新思维的课程。它对
以生为本,指导学生自主预习
作者:张勇  来源:新课程(下)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方法  以生为本  兴趣  习惯  目标  自主预习 
描述:课前预习既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促进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所必备的学习技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生为本,从激发兴趣、明确目标、指导方法、养成习惯四个方面切实指导学生自主预习,教学生学会学习。
电子技术教学中能力的培养
作者:魏本峰  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综合素质  基本技能  动手  发展  创新 
描述:电子技术的理论必须与实习实验相结合才能使学生真正能够掌握。而在实习中怎样把握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循序渐进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获得必要的基本技能,掌握电子产品制造的全过程,具备从事电子行业工作的基本能力。这需要我们以发展的眼光来进行教学,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吴棠与咸同政局 创新工程
作者:顾建娣  来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清后期  中国  政治制度史  研究 
描述:吴棠是咸同“中兴”时期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他由举人大挑一等,掣签南河负责河工,由知县升至总督。前期一直在江北剿捻。其权力鼎盛时期,以漕运总督节制所有江北文、武各员及军务、地方一切事宜,江北粮台的筹饷以及饷项的支配都由其负责。在曾国藩、李鸿章因镇压太平军和捻军而总督两江或巡抚江苏之时,吴棠一直掌控着江北淮、扬、徐诸府,实际上在江苏境内隐隐形成与江南的分庭抗礼之势,是晚清权力最大的漕运总督。同治五年,吴棠调任闽浙总督,为实行自己的施政措施不惜得罪左宗棠和沈葆桢等人,最后清廷只好将其调任四川总督。吴棠在川督任上
地理教学中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
作者:王前莉 李绥强  来源: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地理学科  地理教学  中学生  专业能力  基础知识  培养  文科学生  教学过程 
描述:地理学科是高中一门重要的学科,被俗称为“文科中的理科”,它往往制约着文科学生良好成绩的取得。高考地理的命题取向已从重视知识的考查转变为重视能力的考查。高考考试说明明确指出,重视学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
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培养学生专业能力
作者:马祥梅  来源:产业与科技论坛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教学实践  机械制图  能力培养 
描述:本文论述了针对《机械制图》课的难点知识的学习,采用看、做、议、备、比的教学法,着重加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分析问题能力、思维能力、自信力、应变能力的培养,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的朗读能力
作者:唐书文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提高方法  朗读能力  小学教育 
描述:小学语文大纲指出:“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在这一个环节中“朗读是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大纲还规定:“从一年级开始就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由此可见,朗读作为一项阅读基本功,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又是一个较难的部分。
“学”贵在“问”:小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初探
作者:张勇  来源:新课程学习(下旬)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教学氛围  学习方法  教学情境 
描述: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启蒙阶段,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激发学生"想问",鼓励学生"敢问",指导学生"会问",培养学生"好问",从而让学生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培养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