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215)
报纸(12)
会议论文(6)
学位论文(1)
图片(1)
按栏目分组
山水风物 (214)
人物名家 (8)
(5)
(3)
(3)
明光记忆 (1)
(1)
按年份分组
2017(3)
2016(44)
2015(35)
2014(20)
2013(18)
2012(23)
2011(36)
2010(19)
2009(9)
2008(15)
按来源分组
考试周刊(13)
-1(12)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8)
新课程学习(下旬)(3)
科教文汇(2)
教育教学论坛(1)
陕西科技大学附中(1)
科普童话(1)
科普童话·新课堂(上)(1)
新课程学习(1)
学习·实践·成长
作者:李艳  来源:师资建设(理论与政策版)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2010年  项目培训  学习  上海师范大学  成长  语文骨干教师  实践  语文教师 
描述:我来自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工人子弟小学,是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先后两次参加了不同类型的国培项目培训。第一次是2010年12月,在上海师范大学参加了为期15天的2010年“国培计划”——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研修班短期培训;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作者:吕井春  来源:山东工业技术 年份:201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赞美  好奇心  生动有趣  兴趣  愉快  快乐 
描述: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平时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和启发。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
在童趣中学习
作者:刘莹莹  来源:小学科学(教师版)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热爱生活  拼音教学  合作探究  儿童身心发展  认读  课程标准  学习过程  智力振奋  内心状态  学拼音 
描述:引言:《语文课程标准》对一年级汉语拼音的教学目标为: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和旧大纲相比,明显地降低了学生对拼音学习的要求。对于刚入学接触拼音的孩子来说,教师不要过高
如何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
作者:张继煌  来源: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年份:201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培养学生  地理教学  地理知识  教学成绩  学习兴趣  边缘学科  文科学生  直观教学手段  地理研究  教学质量 
描述:地理是一门兼有文理特色的边缘学科,对于学生尤其是文科学生来说,它是一门较难学好的课程,这也是历年高考中地理成绩偏低的原因之一。那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呢?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成绩的一条重要途径。
电子技术教学中能力的培养
作者:魏本峰  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综合素质  基本技能  动手  发展  创新 
描述:电子技术的理论必须与实习实验相结合才能使学生真正能够掌握。而在实习中怎样把握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循序渐进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获得必要的基本技能,掌握电子产品制造的全过程,具备从事电子行业工作的基本能力。这需要我们以发展的眼光来进行教学,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实施民主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作者:张作军  来源: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成功意识  不断的鼓励  爱的泛化 
描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解的动力源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便是我们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心任务.
提高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作者:耿凤  来源:小学科学(教师论坛)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教育工作者  教师  语言表达能力  思想感情  幼儿园  培养  语言发展  口语表达能力  学习语言  日常生活 
描述: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因此,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一项艰巨的任务。怎样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幼儿能轻松,愉快地用语言进行交际,正确地表达一日活动中幼儿的思想感情。促进
小议读写练能力的培养
作者:傅其成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读写练  提高能力  培养 
描述:读写练能力,是一个有机联系、互相作用的整体,读写能力的提高,一般地说,取决于听说能力的提高.因此,要使读写能力得到发展,就必须重视听说的训练.近年来,我们对听说能力训练进行认真而持久的探索研究,应该说是对读写规律深层认识的反映.
未来数学教育教学的能力培养
作者:刘正龙  来源:金陵瞭望(教育)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培养  学习能力  思维 
描述:随着数学对现代社会、科学、文化的影响不断深入,同班学生同师授课,基本知识相同,而数学成绩差异却较大,差就差在数学能力的优劣.因此,培养学生的能力逐渐变的非常重要.在教学中,经常启发学生,改变常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才能在未来的教学教育中,取的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