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52)
报纸(19)
会议论文(5)
图书(3)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山水风物 (159)
(7)
(5)
人物名家 (5)
(3)
(1)
按年份分组
2016(33)
2015(24)
2014(18)
2013(22)
2012(15)
2011(27)
2009(7)
2008(10)
2006(3)
按来源分组
滁州日报(12)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4)
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4)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3)
新课程学习(下旬)(3)
时代青年(教育)(2)
语文天地(初中版)(1)
语文天地(1)
速读(中旬)(1)
科教文汇(1)
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者:赵娜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政治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描述: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论述了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管理促廉政
作者:暂无 来源:滁州日报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阳光村务工程”建设开展以来,明光市积极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截至8月底,该市139个行政村全部选举产生了监督委员会,全部实现了村级事务流程化管理,全部完成了农村集体“三资”清理。据统计,1至8月份,该市反映村级信访件比去年同期下降23.7%,农村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案件比去年同期下降26.4%。为确保“
让农民从创新中得到更多实惠
作者:余依霖 吴继光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一个地区的核心推动力。去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规划纲要提出:要确立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当下,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人才的国际化,一直人才短缺的欠发达的地区,在新一轮全球人才竞争中更加处于被动,处于劣势。如何变被动为主动,化劣势为优势,构筑起区域人才竞争新优势,是我们必须思考的战略命题。
让“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为数学课堂教学主体
作者:袁同胜  来源:小学科学(教师)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主探索  评价  动手实践  合作交流 
描述: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的学习方式。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将静态的结论性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让"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为数学课堂教学主休
作者:袁同胜  来源:小学科学:教师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主探索  评价  动手实践  合作交流 
描述: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的学习方式.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将静态的结论性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新课程下如何注重朗读能力的培养
作者:朱万峰  来源:新课程学习·中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适时评价  能力培养 
描述:朗读能力培养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读书实践中,增加知识积累,扩大认知领域,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让学生读得进去,说得出来,记得住,写得出,把自己的真情实感用声音表达出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表达能力
浅议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作者:王道所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能力  发现问题  培养 
描述: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早已成为所有语文教师的共识。实践证明,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大胆质疑的人,才会在学习上不断进步,才能圆满的完成学习任务。
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作者:杭国防  来源: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培养学生  不竭动力  语文课堂教学  世界经济  现代化建设  学生创造能力  引导学生  教学情境  少年儿童 
描述:江泽民同志曾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就要求我们为了能在短时间内赶上和超过世界经济发达的国家水平,就必须加强我国青年的创造能力的培养。而少年儿童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
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创新与发展 上
作者:邹小钢 刘建生 吕贤谷  来源: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图书 关键词: 资源管理  中国  国土资源  研究 
描述: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创新与发展 上
明光市:三举措创新干部选拔选调方式
作者:暂无 来源:江淮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领导干部选拔  公开选拔  科级领导干部  工作人员  “三个结合”  百分制  明光市  创新 
描述:近年来,明光市创新干部选拔选调方式,探索建立了正科级领导干部“三公开推荐”、副科级领导干部选拔“双百分制”公开选拔、一般工作人员实行“三个结合”公开选调制度,着力提高选人识人水平和选人用人公信度,取得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