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34)
报纸(3)
会议论文(2)
学位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山水风物 (28)
人物名家 (10)
(3)
按年份分组
2016(3)
2015(8)
2013(4)
2011(6)
2010(3)
2008(4)
2006(1)
2003(1)
1985(2)
1981(2)
按来源分组
-1(3)
农家致富顾问(2)
凤凰资讯报(1)
看历史(1)
滁州日报(1)
半月选读(1)
发现(1)
人才资源开发(1)
领导文萃(1)
政府法制(1)
商品蟹湖泊围网规模化暂养及冬季捕捞技术
作者:凌武海 任信林 金耀武 钱永言 袁兆祥  来源:水产科技情报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华绒螫蟹  规模化暂养  冬季捕捞  湖泊围网 
描述:在湖泊中利用围网进行中华绒螯蟹规模化暂养,每个围网的面积为2 hm2.采用低密度(1413~1955.5 kg/hm2),大小蟹、雌雄蟹分开,分池暂养等技术措施,经过31~87 d的暂养,总回捕率达
基于大规模厌氧消化和热电联产技术的甜叶菊废渣综合利用
作者:刘宇 王星 李冰  来源:上海节能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沼气  甜叶菊废渣  大规模厌氧消化技术  有机肥  发电 
描述:甜叶菊提取完甜菊糖后会形成一种植物性的废料有待处理。采用大规模厌氧消化技术处理甜叶菊废渣,同时结合热电联产技术,利用厌氧产生的沼气来发电,发电后的余热用于厌氧反应器的加热和厌氧后废渣的烘干,烘干后的废渣可作为有机肥的基肥原料,从而实现了对废渣的综合利用。
包膜缓释尿素养分释放特性及水稻轻简施肥效应研究
作者:胡业功  来源:基层农技推广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高产高效  轻简施肥  水稻  包膜缓释尿素  省工节肥 
描述:、氮素利用率、省工节肥等方面的效果。结果表明:试验所选用的包膜缓释尿素氮素营养供应与水稻对氮素养分的需求规律基本同步。与当地推荐配方常规施肥处理(基肥+追肥,CK1)相比,包膜缓释尿素+普通氮磷钾复混肥
“角色效应”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尝试
作者:汪异飞  来源:安徽教育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角色效应  主体性作用  自我发展  教育活动  主体性地位  课堂教学  教育过程  现在完成时  观点审视  教学情境 
描述:一、"角色效应"法概述1."角色效应"法的含义"角色效应"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方法。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充当一定的角色,使其进入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之中,充分调动其
小学数学教学“四效应
作者:陆芳  来源: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学习动机  培养学生  反馈效应  心理倾向  兴趣  数学知识  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  引导学生 
描述:一、激发学习动机,引发学生的"能动效应"兴趣是一种力求探究某种事物,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他往往推动人们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教学过程中倘若学生本身缺乏学习的兴趣,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势必妨碍学习过程的进行,因此教学的第一步应该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关于职高毕业生对口升学的效应与建议
作者:时先礼  来源:职教通讯 年份:199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教学计划  高校毕业生  教学管理  普通高校  职高  对口升学  教学质量  正面效应  消极影响 
描述:安徽省职高毕业生的对口升学政策在中断了六年后又于1995年恢复了,实施两年,在社会和学校产生了正面效应,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效应之一,对口升学增加了职高的吸引力。不管教育界的同志作怎样的“正面
斜拉桥钢-混锚板式索梁锚固区摩擦效应分析
作者:张煜 阮欣 石雪飞 唐寿高  来源: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斜拉桥    混锚板  摩擦效应  有限元  索梁锚固区 
描述:基于徐明高速公路某斜拉桥建立包含接触非线性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摩擦因数的参数化分析,讨论复杂空间受力与多种剪力键共存的条件下钢-混锚板式索梁锚固区的摩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摩擦效应成为区别于PBL键
甜叶菊增殖培养及60Co-γ诱变生物效应
作者:杜尚广 戴喜末 邓小弓 罗丽萍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甜叶菊  组织培养  诱变育种  γ射线  60  Co  半致死剂量 
描述:MS+NAA 0.5mg·L-1+TDZ0.1mg·L-1+6-BA 1.0mg·L-1。60 Co-γ射线诱变
低能N+离子束辐照甜叶菊种子的当代效应研究
作者:闵笛 陈达伟 苏婷婷 汤其坤 王钰  来源:生物学杂志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甜叶菊  低能N+离子束  辐照 
描述:用不同剂量低能N+离子注入甜叶菊种子后,观察并记录种子发芽率、幼苗和移栽植株性状及糖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剂量的氮离子束能促进甜叶菊发芽,高剂量则抑制其发芽;随着辐照剂量的增高,移栽植株株高、糖苷含量等主要指标出现了先下降后升高的"马鞍型"曲线;经辐照后出现了植株高、叶片多、叶面积大、糖苷含量高的有益变异,为进一步品种选育和诱变机理研究奠定基础。
离子束辐照甜叶菊种子的当代生物学效应
作者:苏婷婷 杨婷婷 纪国宏 项兴佳 陈学涛 王钰 吴跃进  来源:核技术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发芽率  甜叶菊  离子束处理  发芽势 
描述:本文用20keVN+离子束处理甜叶菊种子,注量分别为100×2500、400×2500和1000×2500N+/cm2,研究不同注量下甜叶菊种子发芽势以及发芽率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各处理组间差异。经统计分析,不同注量的甜叶菊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在α=0.05水平上差异显著。结果表明,随注量增大,发芽势和发芽率均呈先升后降趋势;注量为400×2500N+/cm2时,发芽势和发芽率达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