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的朗读能力
作者:唐书文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提高方法  朗读能力  小学教育 
描述:小学语文大纲指出:“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在这一个环节中“朗读是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大纲还规定:“从一年级开始就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由此可见,朗读作为一项阅读基本功,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又是一个较难的部分。
“学”贵在“问”:小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初探
作者:张勇  来源:新课程学习(下旬)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教学氛围  学习方法  教学情境 
描述: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启蒙阶段,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激发学生"想问",鼓励学生"敢问",指导学生"会问",培养学生"好问",从而让学生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培养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和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迁移能力分析
作者:邹杰  来源:新课程学习(下旬)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基础知识  迁移能力  学习环境 
描述: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这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新课标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成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实践中,教师应该以新课标的要求作为基本出发点,不断完善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应用能力
浅议在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及能力培养
作者:蒋家丽  来源:新课程学习(下)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创新精神  发散思维  学习环境 
描述: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能力是当今教学改革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点课题。
如何提高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作者:潘静  来源: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英语写作 
描述:在初中英语学习中,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这四个能力有严格的要求,四者密切相关,相互渗透,互为基础.其中“写”即是英语写作,不仅考查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考查了其实践能力.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并提出了笔者的个人看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赵福鹏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创新能力  培养策略 
描述: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成为当代教育的核心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则是小学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十分重要的。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是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学生想象和创新思维的课程。它对
从一堂文言句式课看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作者:陈勇  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乐之  表被  教师主导作用  动句  标志性特征  现代汉语  厌倦情绪  知识的理解  倒装句 
描述: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一直是广大语文教师苦苦探求的一个话题。 众所周知,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存在着很大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就使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常常会感到痛苦不堪,甚至产生厌倦情绪。如果没有
义务教拳十余载——记明光市实验小学教师朱其友李东张万山
作者:暂无 来源:滁州日报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每天清晨,在明光市安居广场,总有一群青少年伴着舒缓悠扬的音乐,在认真练习太极拳。朱其友是这个太极拳队伍的教练,和妻子徐晓杰夫妇俩十多年来义务教拳,主要对象为少年儿童。“刚开始为强身健体和妻子一起练习,后来很多朋友知道我练拳,就让我教教他们的孩子,我想,这是好事,练拳一是能让孩子锻炼身体,更主要能够传
爱教育,更爱学生 ——记明光市工人子弟小学教师李艳 徐立伟
作者:暂无 来源:滁州日报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明光市工人子弟小学语文教师、教导主任,共产党员李艳,在教书育人岗位上恪尽职守,润物无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20多年来,李艳担任小学一至六年级大循环语文教学任务,教学成绩名列前茅,曾多次在各级各类教学评优、论文评比中获表彰,先后组织参加了5项国家级、省级、市级课题研究活动,是明光
一个留守儿童的梦想 明光市三界中心小学六(1)班:马振雪 指导教师:李会
作者:暂无 来源:滁州日报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妈妈回来了!爸爸回来了!姐,快来呀!……”真的!爸爸妈妈一起回来了。妹妹和我赶紧迎了上去,妈妈抱着妹妹,爸爸搂着我,我们一路说一路笑往家里去。不知怎的,走着走着,爸爸和妈妈都不见了,只是我抱着妹妹,妹妹不停地哭喊着,我也在大声呼喊:爸爸……妈妈……你们在哪里……回家的那条偏僻的小路上久久回荡着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