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788)
会议论文(9)
图书(9)
学位论文(6)
新闻(5)
报纸(4)
图片(1)
按栏目分组
山水风物 (722)
人物名家 (40)
(18)
(14)
(14)
(13)
明光记忆 (1)
按年份分组
2016(138)
2015(125)
2014(87)
2013(82)
2012(66)
2011(82)
2009(43)
2007(17)
1998(3)
按来源分组
-1(61)
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1)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12)
好家长(4)
中学政史地(4)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3)
教师(2)
中外企业家(2)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
大观周刊(1)
让“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为数学课堂教学主体
作者:袁同胜  来源:小学科学(教师)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主探索  评价  动手实践  合作交流 
描述: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的学习方式。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将静态的结论性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让"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为数学课堂教学主休
作者:袁同胜  来源:小学科学:教师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主探索  评价  动手实践  合作交流 
描述: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的学习方式.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将静态的结论性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论朱元璋重典治吏的思想和实践
作者:王超芳  来源:魅力中国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元璋  重典治吏  重典治国 
描述:明朝初期,当一个新生的政权面对着一个混乱凋敝的国度,统治者采取了重典治国的策略。重典治国的本质沿袭了封建社会重刑治国的传统,而明朝的重典治国异于以往封建政权的不同之处就在于重典治吏制度的扩张。本文试图从思想和实践两个方面对重典治吏制度做简要的探讨。
朱元璋的重曲思想及其实践研究
作者:刘乾坤  来源:郑州大学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大明律》  重典治国  《大诰》 
描述:实施的权宜之计,而且带有明显的明刑弼教与以法为教的性质,是通过治吏与治民两种方式来表现的。朱元璋在他的法律实践
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作者:汤长江  来源:学苑教育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策略  问题意识  综合实践 
描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立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将学生置于一种主动探究并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状态的方式,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了解知识、现象,形成问题意识。
从元末社会统治秩序看朱元璋的重典治吏思想与实践
作者:范富  来源: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元朝末年  朱元璋  社会秩序  重典治吏 
描述:元朝末年,党派斗争激烈,帝位之争残酷,贪官污吏恣意妄为,农民起义蜂起云涌,终使腐朽的元朝统治政权溃亡。继之而起的朱元璋,建立了新的封建政权——明朝。为使明朝长治久安,免蹈元末覆辙,朱元璋采取重典治吏的新举措,制定了一系列严苛的重刑来控御刚刚建立的明朝。
“韵语”实验教学中的困惑
作者:姜丽丽  来源: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交流版)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拼音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  阅读  农村小学  韵语识字  辽宁省  困惑  实验教学  新体系  综合发展 
描述:综合发展的一项五、六年制小学语文教学和幼儿"韵语识字、尽早阅读"教学的新体系。为探索在农村小学实施"韵语"教学的可能性和效果,我校作为试点,我参加了这项实验。下面准备就自己开展"韵语"实验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进行简要论述。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学
作者:黄飙  来源:课外阅读(中旬)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爱国主义  社会主义  道德品质  人生态度  美育教学  学习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 
描述: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汾阳市太和桥街道办籽城坊村寻求突破口引深实践活动
作者:武素伟 靳振山 贺丽红  来源:吕梁日报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开展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来,汾阳市太和桥街道办籽城坊村将科学发展观运用到实践中,把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开展实践活动的主题和载体,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找准问题、解决问题
历史教学与道德底线的构建
作者:叶荣柱  来源:学苑教育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道德底线  历史教学  新课标 
描述:道德底线的构建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一大神圣使命。以往的历史教学研究和关注的焦点往往是教师怎样讲好历史,使学生能够在各种考试中获得高分,而忽略或者淡化思想和价值观的培养,最终导致人们道德的缺失,进而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