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86)
新闻(27)
报纸(9)
图书(3)
会议论文(2)
学位论文(2)
按栏目分组
(58)
(43)
山水风物 (43)
人物名家 (39)
(28)
(18)
按年份分组
2016(150)
2014(11)
2013(5)
2011(9)
2008(3)
2007(3)
2006(3)
1999(3)
1989(1)
1988(1)
按来源分组
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
杂文选刊 上半月(1)
杂文月刊 下半月(1)
杂文选刊(1)
国学杂志(1)
文史春秋(1)
安徽经济报(1)
滁州日报(1)
师道·情智(1)
师道(1)
谈思想政治课兴趣的培养
作者:朱宁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教学实践  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  精心设计  思想政治课  培养  课外活动  课堂教学 
描述: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通过精心设计导言课来激发学习兴趣:第二阶段是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不断巩同学习兴趣:第三阶段是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来发展学习兴趣.
浅析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缺陷
作者:詹军  来源:时代报告(学术版)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学  教学  思想政治课  素质教育 
描述:目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着重德育轻智育、重群体知识灌输轻个体素质培养、重理论教育轻道德践行等缺陷,造成了各种不良后果,必需进行素质教育改革。思想政治教师是思想政治课的主体。因而必须首先重视思想政治
也谈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导入
作者:暂无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方法  有效教学  初中政治教学  有效导入  特点 
描述:有效教学是一种现代先进的教学理念,是教学的生命。有效导入是有效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在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前,有意引导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环境和状态的行为方式。文章作者根据教学实践总结出初中政治课有效导入的三个特点,并提出具体的导入方法。
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者:赵娜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政治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描述: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论述了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充分发挥政治课的道德教育功能
作者:冯世良  来源:安徽教育论坛 年份:200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学  德育  政治课 
描述:充分发挥政治课的道德教育功能
新教育理念下的政治课教学
作者:冯世良  来源:行知研究 年份:200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学  教学  政治课 
描述:新教育理念下的政治课教学
谈思想政治课兴趣的培养
作者:朱宁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1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教学实践  三个阶段  教师  激发学习兴趣  主体作用  多种方法  课堂教学  学生学习  第一堂课  思想政治课教学 
描述: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通过精心设计导言课
也谈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导入
作者:朱宁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1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方法  有效教学  初中政治教学  有效导入  特点 
描述:有效教学是一种现代先进的教学理念,是教学的生命。有效导入是有效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在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前,有意引导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环境和状态的行为方式。文章作者根据教学实践总结出初中政治课有效导入的三个特点,并提出具体的导入方法。
试谈矛盾分析法在高中政治主观性试题解答中的应用
作者:尤文广  来源: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主观性试题  高中政治  矛盾分析法 
描述: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我们从矛盾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矛盾特殊性及其方法论、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以及主次矛盾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的角度看待如何解决高中政治中主观性试题的求解。
政治课情境教学法的思考与实践
作者:李正浩  来源: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政治  教师  教学效果  认知规律  学生智力  课堂教学方法  教学情境  教学法 
描述:新课改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教师必须改变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将生活融入教学.在创新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1.创设现实生活情境,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