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52)
会议论文(10)
学位论文(4)
报纸(4)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山水风物 (54)
人物名家 (15)
(1)
(1)
按年份分组
2016(5)
2014(10)
2012(8)
2011(4)
2010(6)
2008(3)
2006(2)
2005(2)
2003(1)
1996(2)
按来源分组
考试周刊(4)
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
热带作物学报(2)
数理化学习(1)
福建农林大学(1)
中国农学通报(1)
草原与草坪(1)
西北植物学报(1)
-1(1)
中国劳动保障报(1)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作者:吴绪宏  来源:新课程(上)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化学  课堂教学  生活化 
描述:化学课堂应向生活回归,教师应该挖掘生活资源,强调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在教学中灵活设计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来自生活中的"化学",这样的课堂教学必然会散发生活的芳香,鲜活而生动。
加强文化学习,成就艺术人生
作者:祖权  来源:新课程(中学)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加强  文化学习  艺术人生  成就 
描述:“艺术高考生”是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考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本文通过对艺术高考生文化课现状,影响文化课学习的因素以及艺术院校高考文化课分值的调整、提升等的分析,让艺术考生和家长对文化课学习更新观念,加强认识的同时提出解决办法。
怎样做好九年级化学课堂演示实验
作者:刘开安  来源:科教文汇(中旬刊)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演示实验  规范操作  化学实验 
描述:做好化学实验,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本文认为做好化学课堂演示实验,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1)课前精心准备,课内规范操作;(2)改进实验
初中化学习题与坐标系之间的知识渗透
作者:王少明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氧化锰  初中化学  知识渗透  金属活动性顺序  函数关系  直角坐标系  分子数  计算题  曲线变化  中都 
描述:化学学科和其他学科一样不是孤立的,它与其他学科有着或多或少的知识渗透。如在化学的很多习题中都渗透着直角坐标系,这类题目文字叙述不多,利用直角坐标直接描述化学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使化学和数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下面就此类习题的解答进行简要分析
探析多媒体在初中化学演示实验中的应用
作者:史志龙  来源:科教文汇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多媒体  演示实验  化学 
描述:多媒体在初中化学演示实验中的广泛应用,是对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一种补充和发展.本文从实验演示的可视化,微观内容的宏观化,有毒、有害、具有一定危险性实验的可行化,工艺流程的直观化,综合性实验的模拟化,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化六个方面,阐述了多媒体在初中化学演示实验中的应用.
怎样做好九年级化学课堂演示实验
作者:刘开安  来源:科教文汇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演示实验  规范操作  亿学实验 
描述:做好化学实验,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本文认为做好化学课堂演示实验,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1)课前精心准备,课内规范操作;(2)改进实验
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素材的选择
作者:林晓峰  来源: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选择  研究性学习  素材 
描述:选择好的研究性学习素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并且能把新旧知识串联成一个整体来认识,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和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步骤。
浅议高中化学教学如何适应高考内容的改革
作者:沈泽滨  来源:安徽教育论坛 年份:200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化学教学  高中  高考改革  考试内容  综合能力 
描述:浅议高中化学教学如何适应高考内容的改革
寓德育于中学化学教学之中
作者:杨学勇  来源:滁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心理素质  辨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伦理教育  环境意识  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教育  人生观  中学化学教学  世界观 
描述:人的整体素质教育和“出好人才”的第一要素。笔者认为,在化学教学中同样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辨证唯物主义、环境意识、珍惜资源和法制伦理教育,促进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就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
谈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途径
作者:杨学勇  来源: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途径  兴趣  化学学习 
描述:有趣、活动、成功、反馈和交往是培养中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有效途径。有趣并不等于兴趣,由有趣产生学习兴趣,还需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努力,形成学习需要,才能使中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得以产生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