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6)
按栏目分组
人物名家 (6)
按年份分组
2009(1)
2008(1)
1999(1)
1990(1)
1989(1)
1985(1)
按来源分组
四川监察(1)
许昌学院学报(1)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中华魂(1)
领导科学杂志(1)
公民与法治(1)
由朱元璋的忧患意识想到的
作者:吴名  来源:公民与法治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治国理念  朱元璋  忧患意识  历史教训 
描述:朱元璋扫平群雄,推翻元朝以后,从贫民跃登皇位。本来没有什么文化的朱元璋却成为精通儒家治国理念,熟悉秦、汉、隋、唐、宋、元等朝灭亡历史教训,深谋远虑的帝王。很值得今人深思。
朱元璋的廉政措施
作者:任崇岳  来源:领导科学杂志 年份:198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治国方针  元末  朱元璋  政治局面  骚乱  廉政措施  知府  法度  官吏  历史教训 
描述:明朝初年,朱元璋鉴于元末“纪纲不立,主荒臣专,威福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致天下骚乱”的历史教训,采取了“大乱后用重典”的治国方针,并为此而制订了一系列措施,从而出现了“天下久安”的政治局面。时至今日,这些经验还是值得汲取的。他的措施是:
从朱元璋停建阅江楼说开去
作者:孙崇政  来源:中华魂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阅江楼  古文观止  朱元璋  翰林学士  狮子山  劳民伤财  社会保障  休养生息  京西北  历史教训 
描述:洪武七年(1374)二月,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要在南京西北的狮子山兴建阅江楼。楼还没有建,他就急于写楼记。除自己撰写楼记外,还诏令在朝文官各写一篇呈阅,最后选定开国文臣之首、翰林学士宋濂写的《阅江楼记》——这篇文章后被清人吴楚材选入《古文观止》。楼记选定了,楼基也奠好了,人们总以为巍峨壮
朱元璋分封藩王与“靖难”之变
作者:陈新权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分封  诸王  藩王  朱元璋  经验教训  阶级矛盾  明史  巩固皇权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历史教训 
描述:作者认为朱元璋定制封藩,本意在于“藩屏帝室,永膺多福”,但结果恰相反。“靖难”称兵乃是朱元璋封藩的必然结果。藩王问题成为与明朝相始终的难于解决的大问题,成为明末阶级矛盾激化的原因之一,这是朱元璋定制分封时始料不及的。
论朱元璋对历史经验的学习与借鉴
作者:王西昆  来源:许昌学院学报 年份:198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代帝王  学习与借鉴  洪武  朱元璋  杀人  李善长  历史经验  刻苦学习  十三年  历史教训 
描述:朱元璋出身寒微,没有受过任何正规教育,但他一生却酷爱读书,尤其酷爱读史书。无论戎马倥偬之际,还是宫廷理事之暇,他常常手不释卷。数十年孜孜不倦地刻苦学习,使他博古通今,特别是对历代帝王的治
明太祖反腐倡廉 驸马出使异邦搞“官倒”朱元璋下令依法处死
作者:邓世玖 张元泰  来源:四川监察 年份:199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太祖  封建社会  封建统治  朱元璋  农民起义军  皇帝  反腐倡廉  历史教训  政治腐败  出使 
描述:到统帅,再由统帅扫除群雄,最后登上皇帝的宝座,建立明王朝。政治腐败,官吏贪赃枉法,是封建社会的一个毒瘤,也是造成封建统治危机的根源。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初,由于多年战乱,生产遭到破坏,人民生活贫困,朱元璋总结了以往的历史教训后,便决心励精图治,整治革新,创立廉明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