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22)
按栏目分组
人物名家 (22)
按年份分组
2016(1)
2010(2)
2009(3)
2006(1)
1994(1)
1990(1)
1989(1)
1988(1)
1983(4)
1979(1)
按来源分组
紫禁城(2)
史学月刊(1)
故宫博物院院刊(1)
北京社会科学(1)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1)
同舟共进(1)
东方收藏(1)
长城(1)
廉政瞭望(1)
决策探索(1)
明朝“大部制”改革:朱元璋为何废除丞相
作者:王凡 唐蕾  来源:决策探索 年份:201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三公九卿  二柄  门下省  使职差遣  南书房  票拟  位高权重  中书门下  在世人面前  十三年 
描述:从传说中先秦时代按照图腾命名的龙官、乌官,到秦汉时期强调人治的“三公九卿”的出现,一时间丞相位高权重,连皇帝都得去丞相府议政;而隋唐时期“三省六部”的设立,让“部”第一次以清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这6个部究竟掌管了国家的哪些方面,和我们今天常说的“外交部”“国防部”是一个概念吗?再到宋朝的“中书门下”和“枢密院”的建立,看似掌管着文武二柄,实则已经被皇帝牢牢把控着:明朝洪武十三年后,更是连丞相都不再设,由出身秘书的“内阁”成员充当皇帝心腹;清朝时的“南书房”“军机处”看似重要,其实都是大臣在“兼职”。
朱元璋做监理
作者:李开周  来源:廉政瞭望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我们这代人  监造  商丘县  造桥  应天书院  西樵野记  古城墙  公共工程  天心阁  十三年 
描述:雨水一大,水势就涨。水势一涨,大桥就垮。看看赵州桥,都一千四百年了,经历了多少场暴雨和洪水,人家一次也没塌过。说起赵州桥,有人开始怀念起古代来了。现在很多人都夸古代的领导有办法,像朱元璋,规定一切公共工程都要留下责
参不透的朱元璋
作者:恢嘉  来源:长城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元璋  胡惟庸  李善长  皇帝  明史  蓝玉  明王朝  电视剧  十三年  于洪武 
描述:自古道物以稀为贵,对于人们的眼球来说,似乎也是如此。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影视作品《精武门》、《射雕英雄传》曾产生过使许多青年男女推却
朱元璋是怎么做皇帝的
作者:马自树  来源:东方收藏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太祖  以猛治国  封建统治  朱元璋  长治久安  皇帝  郭沫若  巩固统治  十三年  功臣 
描述:郭沫若先生在论及封建统治时说,大凡开国的雄略之主,在统治稳固之后,便要大戮功臣,这大概是历史中的公例。在这公例之中最典型的莫过于明太祖朱元璋了。"明祖藉诸功臣以取天下,及
“颟顸”的朱元璋
作者:平川  来源:同舟共进 年份:199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门下省  朱元璋  中书令  胡惟庸  朝廷  尚书省  中书省  都察院  十三年  六卿分职 
描述:明朝立国之初,朱元璋对政制就有改动。洪武元年,改原中书省的左右相国为左右丞相。洪武十三年(1380年),丞相之一的胡惟庸出事被杀,中书省的几位就都受了累。朱元璋还就此下敕警告: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多小人专权乱政。自今罢相,设五府、六郡、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顽,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以后嗣君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段话的要害在于"事皆朝廷总之"六个字。朝
朱元璋与龙凤政权的奥秘(二)
作者:夏玉润  来源:紫禁城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刘福通  朱元璋  部队  淮安  政权  龙凤  小明王  实录  察罕  十三年 
描述:与元朝的周旋朱元璋拒绝了元廷的招降,但元廷并没有放弃对朱元璋的收纳。在此之前,方国珍打着朱元璋的旗号,声称朱元璋委托他向元廷投降。元廷便派户部尚书张昶、郎中马合谋、奏差张琏三人带着授予朱元璋荣禄大夫、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的宣命诏书和御酒、八宝顶帽,首先来
朱元璋杀绝功臣善待厨师
作者:十年砍柴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老子  祖陵  洪武  分封  朱元璋  封国  皇帝  厨师  十三年  功臣 
描述:朱元璋登基后分封自己的一大帮儿子为王,晋王拜辞凤阳祖陵后,去封国的路上,鞭笞他的厨师。洪武知道了后,怒斥晋王,说你老子戎马一生,对手下的将帅十分严格,可二十三年来唯独对自己的私人厨师没有斥责过。
朱元璋政权中的儒生
作者:朱正伦  来源:北京社会科学 年份:199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军政权  朱元璋  长江中下游  地主阶级  儒生  李善长  红巾军  刘基  陈友谅  十三年 
描述:明太祖朱元璋从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参加郭子兴的红巾军,到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前后共用了十六年的时间。在这十六年中,他由九夫长、小军官、副元帅、吴国公、吴王,最后成为开国的皇帝,大小数百战,先后消灭了长江中下游的劲敌陈友谅、张士诚,平定江南;然后命徐达、常遇春等人率军北伐中原,最终统一中国。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朱元璋政权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选拔、使用了大量儒生。这些儒生帮助朱元璋不断巩固、完善这个政权,使这个政权在复杂的环境中逐渐强大起来,消灭群雄,统一天下。
朱元璋的忧患意识
作者:马自树  来源: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198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明  以猛治国  封建统治  朱元璋  政权体制  赵翼  统治阶级  忧患意识  十三年  功臣 
描述:郭沫若先生在论及封建统治时说,大凡开国的雄略之主,在统治稳固之后,便要大戮功臣,这大概是历史的公例。在这公例之中,最典型的莫过于
论朱元璋用人
作者:王西昆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8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元璋  胡惟庸  李善长  中书省  少数民族  武装夺取政权  明王朝  十三年  功臣  求贤 
描述: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日,淮西游丐朱元璋登上了大明皇帝的宝座。朱元璋能够得天下,原因固然很多,而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善于用人。在长期武装夺取政权的斗争中,朱元璋求贤如渴,礼贤下士,延揽群英,知人善任,遂成一代帝业;在称帝后,他又通过各种渠道选拔录用各类人才,从而巩固了明王朝新政权。但是,朱元璋在晚年,使用严刑峻法,滥杀无辜,摧残了大批有用之才,其中包括许多开国功臣。朱元璋在用人方面,既留下许多有益的历史经验,同时也存在不少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