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红巾军反元复宋与朱元璋国号大明述论
作者:胡阿祥  来源: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反元复宋  大明国号  朱元璋  韩林儿  白莲教  小明王 
描述:元末割据群雄蜂起反元 ,以兴复汉统或重建宋朝为政治号召 ,宗教方面的背景则在于白莲教。韩林儿之被拥立为“小明王” ,朱元璋之国号“大明” ,皆与白莲教有关。在白莲教的主要经典《大阿弥陀经》中 ,阿弥陀佛就是“明王”。由“明王”尊号而来的“大明”国号 ,使朱元璋部下的红军与儒生两个主要系统的武将文臣均感到满意 ;而朱元璋本人 ,则自居为出世的“明王” ,以此来纪念其佛徒的出身
朱元璋真的血洗过湖南吗?
作者:杨小沙  来源:文史博览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史》  韩林儿  元末明初  石牛山  小明王  江西填湖广  陈友谅  刘伯温  残余势力  明王朝 
描述:朱元璋血洗了湖南吗?查《明史》等正史并无记载,但此说流传甚广,皆为民间传说。1血洗长沙说1368年,朱元璋灭元,在南京登基做了皇帝。他手下的各路人马,纷纷入京向他朝拜和庆贺。他见如此多的人马一下涌入
朱元璋的节俭
作者:李谋  来源:民族论坛 年份:200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詹同  濠州  正二十  皇觉寺  韩林儿  郭子兴  小明王  陈友谅  《明实录》  刻漏 
描述:中国历代王朝有个规律性现象:大凡起自民间的开国之君,揭竿造反,历尽艰危,多能了解民间的疾苦,称王称帝后尚能保持俭朴气象。明太祖朱元璋就是个典型。他的某些言论行动,有时真出人意料,就是放在今天,也很能令人深思慨叹。
朱元璋与龙凤政权的奥秘(三)
作者:夏玉润  来源:紫禁城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刘福通  真实性  朱元璋  龙凤  政权  刘基  碑文  小明王  实录  陈友谅 
描述:疑点三,朱元璋是否率徐达、常遇春水陆并战于安丰?先看朱元璋、徐达、常遇春是从何处发兵前往安丰的。此时朱元璋正在应天城,自然是从应天发兵。徐达正在江西平息内变,常遇春正在池州一带。也就是说,3人分在三地。如果徐、常二人返回应天,再乘舰船经水路而行,将会耽误时间。为了赶在张士诚之前到达安丰,出兵的路线
朱元璋与龙凤政权的奥秘(一)
作者:夏玉润  来源:紫禁城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刘福通  朱元璋  政权  龙凤  红巾军  小明王  北方战场  枢密院  东路军  西路军 
描述: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十二月,小明王韩林儿沉舟瓜州渡而亡。朱元璋为了掩盖他与小明王之间的臣属关系,在全国范围内销毁一切与龙凤政权有关联的文字、档案、碑刻、实物等,使朱元璋和龙凤政权之间的关系,成了千古之谜。从本质上说,朱元璋与龙凤政权之间的交往,是一种利益的结合。当龙凤政权强大时,朱元璋的脸上晴空万里;随着龙凤政权在北方战场上接连失利并败退安丰,而朱元璋集团军威渐大、疆域日广,朱元璋的那张脸开始由晴转阴,用伪装的笑容,将小明王除去。现以时间先后为序,将两者的关系分阶段剖析如下。
朱元璋与龙凤政权的奥秘(四)
作者:夏玉润  来源:紫禁城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十七年  刘福通  滁州  元朝  朱元璋  政权体制  龙凤  皇帝  小明王  实录 
描述:缓称王是朱元璋的无奈之举朱升向朱元璋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三策,在明清两代,并不被史家们关注。自1972年毛泽东主席借用朱升的话向全国发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号召后,朱元璋缓称王的美誉,才在全民中达成共识,并成为当今史学界标榜朱元璋美誉的关键词。
朱元璋与龙凤政权的奥秘(二)
作者:夏玉润  来源:紫禁城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刘福通  朱元璋  部队  淮安  政权  龙凤  小明王  实录  察罕  十三年 
描述:与元朝的周旋朱元璋拒绝了元廷的招降,但元廷并没有放弃对朱元璋的收纳。在此之前,方国珍打着朱元璋的旗号,声称朱元璋委托他向元廷投降。元廷便派户部尚书张昶、郎中马合谋、奏差张琏三人带着授予朱元璋荣禄大夫、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的宣命诏书和御酒、八宝顶帽,首先来
朱元璋成功的主观原因
作者:邱少平  来源:益阳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太祖实录》  方国珍  濠州  朱元璋  主观原因  李善长  徐寿辉  小明王  郭子兴  陈友谅 
描述:由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起初只不过是农民军首领郭子兴手下的一名普通士兵,然而在激烈的兼并争夺中,力挫群雄、推翻元朝,成为大明帝国的开国皇帝。其成功的主观因素究竟何在?本文就此作些探讨。 一、志向远大 朱元璋出生于濠州(安徽凤阳)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稍长……志意廓然,独居沉念,人莫能测。”1344年,家乡发生瘟疫,父亲、大哥和母亲相继去世。他“孤无所依,乃入皇觉寺
评陈友谅与朱元璋的斗争
作者:华英春  来源: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8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太祖实录》  朱元璋  起义军  安庆  徐寿辉  红巾军  赵普  小明王  陈友谅  反元斗争 
描述:陈友谅和朱元璋是同一时代两个对立的历史人物,正因为朱元璋在政治角逐中是胜利者,他翦灭了群雄,建立起大明帝国,从而有人把他标榜为反元的英雄,奉献上农民起义领袖的桂冠,他的一切行动都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反之,陈友谅作为兼并战争的失败者,不仅不承认他是反对蒙汉地主阶级统治的俊杰,而且还视之为“野心家”。这毁誉之间,颇有点成者王,败者寇的色彩,实在是有失公允。陈友谅与朱元璋的斗争就其实质来说是封建割据势力的斗争,然而,从反元斗争的角度来看,
朱元璋与刘基——兼谈朱元璋的知识分子政策
作者:毕英春 胡一华  来源: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8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安  诚意伯  朱元璋  刘邦  胡惟庸  李善长  太祖  刘基  小明王  知识分子政策 
描述: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所组成的智囊团,给他制定了以刘邦为榜样,取金陵为根据地的正确战略方针。汉高祖刘邦是以善用人而著称于史的。诚如朱元璋所称道:“汉高自谓不如三杰,而能用之,乃所以为高帝也”(1)。刘邦所以取天下,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象张良、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