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6)
按栏目分组
人物名家 (6)
按年份分组
2008(1)
2006(1)
2002(1)
1991(1)
1989(1)
1982(1)
按来源分组
农业考古(1)
古今农业(1)
博览群书(1)
中华魂(1)
新视野(1)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再论朱元璋的功绩与历史地位
作者:陈梧桐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太祖  洪武之治  封建专制中央集权  统一多民族国家  休养生息 
描述:学术界对明太祖朱元璋有不同的评价 ,本文认为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 ,统一全国 ,加强中央集权 ,稳定政治局势 ,调整生产关系 ,恢复发展经济 ,弼成“洪武之治” ,为明朝的历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所制定的一套典章制度 ,还为明朝的长治久安提供必要的保障 ,并多为清朝所继承 ,对此后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朱元璋的历史功绩 ,远远超过此前的历次农民战争后那些新王朝开国皇帝 ,同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相比 ,也难分轩轾。
谈谈朱元璋的惩贪
作者:闻史  来源:新视野 年份:198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太祖  朱元璋  建国后  中国历史  长治久安  休养生息  官吏  贪官污吏  惩贪  明王朝 
描述: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使被战争摧毁的社会经济得以迅速地恢复,为了使百姓安居乐业,休养生息,最终使他创建的明王朝能够长治久安,朱元璋在建国后不久便宣布:“自今,官吏犯赃罪者无贷。此弊不革,欲成善政,终不可得。”在他在位的31年中,他始终以最严酷的手段惩治贪官污吏。
从朱元璋停建阅江楼说开去
作者:孙崇政  来源:中华魂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阅江楼  古文观止  朱元璋  翰林学士  狮子山  劳民伤财  社会保障  休养生息  京西北  历史教训 
描述:洪武七年(1374)二月,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要在南京西北的狮子山兴建阅江楼。楼还没有建,他就急于写楼记。除自己撰写楼记外,还诏令在朝文官各写一篇呈阅,最后选定开国文臣之首、翰林学士宋濂写的《阅江楼记》——这篇文章后被清人吴楚材选入《古文观止》。楼记选定了,楼基也奠好了,人们总以为巍峨壮
说不尽的朱元璋 读陈梧桐著《洪武大帝朱元璋传》
作者:吴仁安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200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洪武  作者  朱元璋  梧桐  文献资料  农民起义  元末明初  神道设教  休养生息  民族政策 
描述:说不尽的朱元璋 读陈梧桐著《洪武大帝朱元璋传》
浅析朱元璋的农本思想和重农政策
作者:叶依能  来源:古今农业 年份:199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重农政策  洪武年间  三十年  朱元璋  中国古代  明初政府  农业生产  休养生息  农本思想  社会经济 
描述:农业是社会的主要生产部门,农业生产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社会的安定。因此,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农业,早在春秋战自时期就有“务本”、“强本”的农本之说。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面临田畴荒芜、经济凋敝的残破局面,把农业“作为治之先务”,在不到三十年时间,农业生产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逐渐复苏和繁荣,经过永、熙、宣三朝的继续发展,成为中国封建社会自汉唐以来的第三个鼎盛时期。
朱元璋恢复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
作者:陈梧桐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198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政府  元朝  元末农民战争  三十年  明朝  朱元璋  江南地区  地主阶级  农业生产  休养生息 
描述:明朝建立之初,社会经济处于极度衰败的境地。元朝统治者八九十年的残酷压迫和剥削,特别是蒙汉地主阶级对元末农民战争的血腥镇压,对社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朱元璋登上明朝帝位后,面对的是一派田畴荒芜、民不聊生的景象。不仅北方的山东、河南一带,“多是无人之地”,“道路皆榛塞”,“积骸成丘”,就是往昔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许多地方也是“土旷人稀,耕种者少,荒芜者多”。但是,过了二三十年,这种百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