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朱元璋:在尸山血河中品尝胜利
作者:周江兆  来源:群文天地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元朝  进攻  朱元璋  徐寿  李善长  陈友谅  攻击  公元  军队  二十年 
描述:公元1355年,朱元璋迫切地感受到在滁州这个小县城不可能有大的发展,他的眼睛转向了集庆(南京)。第二年(公元1356年)朱元璋亲自带兵分三路进攻集庆,用了十天时间攻破了集庆,并改集庆为应天。穷人朱元璋终于摆脱了凤阳,摆脱了濠州,摆脱了滁州,来到了富裕的南京,但真正的事业才刚开始,继续努力!不好惹的邻居朱元璋占据了应天,对他来说是件好事,但从历史大势上看,他的形势并不乐观,自古占据北方即有天时地利,中国地势由北向南,由南方起兵进攻北方最后获得胜利,少有先例。
略论朱元璋的用刑思想
作者:李琳琦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集权政治  大诰  封建统治  朱元璋  专制主义  统治阶级  刑部  二十年  大明律  专制皇权 
描述:为有效地利用法律武器为其专制主义集权政治服务,朱元璋对立法工作非常重视。他把“纪纲法度”作为“为治之本”,列为建国之初的“先务”。朱元璋在其统治时期,除积极制定、颁布,并屡次修改和补充王朝的根本大法——《大明律》外,还颁布了亲自编纂的重要法典——《大诰》四编及一系列临时峻令和条例。这些律、诰、例、令互为补充,形成明初严密的法律体系,是统治阶级科罪量刑的主要依据。在积极制定和完善法律的过程中,朱元璋是用什么思想来指导官吏们用刑的呢?他的用刑思想与实践是否一致呢?本文略作论述,以就教于方家。
吴晗与《朱元璋传》
作者:夏中义  来源:书城杂志 年份:1998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元璋  作者人格  吴晗  经验主义  征求意见稿  新史学  互渗  重写  人物传记  二十年 
描述:势必更自觉地用政治眼光去审察乃至涂抹自己的文字。《朱元璋传》之改写所以历经二十年(1943-1964),先后有四种版本,尤其是1965年版(三联书店)与1944年版(在创出版社)相比,变动幅度之大
两个让朱元璋难以入眠的人
作者:暂无 来源:报刊荟萃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国号  私盐  朱元璋  徐寿  起义军  元朝政府  皇帝  陈友谅  公元  二十年 
描述:攻下了集庆之后,朱元璋并没能高枕无忧,因为有两个人让他非常担心:一个是张士诚,一个是陈友谅。这是两个鼎鼎大名的人物。
朱元璋的民本思想及其实践
作者:单锦珩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太祖  以民为本  朱元璋  封建社会后期  民为邦本  君主专制  社会下层  民本思想  二十年  儒家经典 
描述:“民为邦本”,这一凝聚历史经验的古训,历来为贤明的君主所重视。明太祖朱元璋对此体会最深,在实践中贯彻也最认真,并且卓有成效。他不断强化君主专制,同时又不断强调以民为本,表现为一种奇妙的矛盾统一,值得研究。朱元璋来自社会下层,和人民一起承受过种种苦难。他打败了许多脱离人民的对手,并且深知自己的胜利正是得自人民的拥护。他生活在封建社会后期,有更多的历史经验,尤其是元亡的教训可供借鉴。他刻苦学习儒家经典,探求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同时重用儒士,他们中的许多人精通儒术,并且深知元亡在于失民。所有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就使
试论朱元璋立学思想
作者:陆栋  来源: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教化  国子学  道德教育  朱元璋  农民起义  封建主义  思想  二十年  儒学  地方学校 
描述:朱元璋是一个由农民起义转化为封建皇帝的典型人物。对他的研究和评价,学术界已从简单的理论裁剪影响中走出,逐步趋向公正客观。然而,对这样一位“无凭藉威柄之嫌”、“无预窥神器之意”的历史人物的臧
试论朱元璋立学思想
作者:陆栋  来源: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年份:199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教化  国子学  道德教育  朱元璋  农民起义  封建主义  思想  二十年  儒学  地方学校 
描述:朱元璋是一个由农民起义转化为封建皇帝的典型人物。对他的研究和评价,学术界已从简单的理论裁剪影响中走出,逐步趋向公正客观。然而,对这样一位“无凭藉威柄之嫌”、“无预窥神器之意”的历史人物的臧
朱元璋评价的几个问题(与陈高华同志商榷)
作者:任崇岳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元朝  十七年  评价  朱元璋  农民起义军  陈友谅  农民战争  察罕  二十年  元末农民起义 
描述:陈高华同志发表在《学术月刊》1980年4月号上的《论朱元璋与元朝的关系》,是一篇值得注意的文章。该文就朱元璋与元朝的关系及其在元末农民战争中的表现,作出了新的估价。我同意陈文的部分观点,而另一些,则有加以商兑的必要。
试论朱元璋恢复农村经济的改良政策
作者:马行空  来源:新史学通讯 年份:195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十七年  蒙元统治  元末  土地丈量  朱元璋  农民起义  农村经济  修水利  蒙古  二十年 
描述:一、为什么朱元璋对农民让步?个人主观支配下的行动,无论他是如何地不觉察,无论他是自发的抑是自觉的,总不能脱离现实的支配,总是客观诸条件综合发展的一种反映。一一朱元璋之所以重视农业生产、积极主张「安养生息」(注一),正也是观关教训的必然结果。明帝国是在农民大起义的怒潮冲垮蒙元统治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用朱元璋自己的话来说,「予本布衣,因乱抚定」(注二)。昨天还是一个骑在牛背上的牧童,昨天还是一个口唸阿弥陀佛的沙弥,今天已经是「称孤道寡」了。其所以能够以布衣而登上「九五之尊」的宝座,朱元璋完全明白,这是「因乱抚
“朱元璋与安庆余阙接壤”说质疑
作者:韩志远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8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十七年  明末  池州  朱元璋  安庆  红巾军  赵普  余阙  陈友谅  二十年 
描述:朱元璋与安庆余阙接壤之说,出自明人姚福撰的《青溪暇笔》一书。现摘录如下: “余公(余阙)守安庆也,赵双刀、胨友谅引群盗四面攻之。太祖(朱元璋)与之接壤,未尝加以一镞。”接着又说朱元璋是以安庆作“屏翰”,阻挡“已僭大号,据有全楚”的陈友谅北上。以后,明末人谈迁在《国榷》中,引述了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