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略论朱元璋的立法思想
作者:李琳琦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严刑峻  《明太祖实录》  《明史》  刑罚  朱元璋  立法思想  《大明律》  罪量  元球  于洪武 
描述:朱元璋把“纪纲法度”作为“为治之本”,列为建国之初的“先务”。早在明王朝建立的前一年(1367),他就命有关臣僚制定法律。明王朝建立后,他对法律的修订和整饬工作更是一直没有停止。正如《明史·刑法志》所说:《大明律》“草创于吴元年,更定于洪武六年,整齐于二十二年,至三十年始颁示天下”。经过反复修订,增减后的《大明律》,“大旨亦本于唐,特其中有因时变通者耳”。也就是说,它脱胎于
略论朱元璋的用刑思想
作者:李琳琦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集权政治  大诰  封建统治  朱元璋  专制主义  统治阶级  刑部  二十年  大明律  专制皇权 
描述:为有效地利用法律武器为其专制主义集权政治服务,朱元璋对立法工作非常重视。他把“纪纲法度”作为“为治之本”,列为建国之初的“先务”。朱元璋在其统治时期,除积极制定、颁布,并屡次修改和补充王朝的根本大法——《大明律》外,还颁布了亲自编纂的重要法典——《大诰》四编及一系列临时峻令和条例。这些律、诰、例、令互为补充,形成明初严密的法律体系,是统治阶级科罪量刑的主要依据。在积极制定和完善法律的过程中,朱元璋是用什么思想来指导官吏们用刑的呢?他的用刑思想与实践是否一致呢?本文略作论述,以就教于方家。
朱元璋与明初国子监
作者:李琳琦  来源:社会科学家 年份:198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监生  教化  《明史》  大诰  朱元璋  学规  生员  鱼鳞图册  祭酒  国子监 
描述:“礼义所由出 人才所由兴” ——朱元璋重视国子监的原因 明初,朱元璋在“治国之要”以学校为先的思想指导下,对创办最高学府——国子监极为重视。 早在宋龙凤十一年(1365,元顺帝至正二十五),先元璋就把原集庆路(今南京)的儒学改建为国子学。洪武十五年(1982)又改“学”为“监”,扩大规模于鸡鸣山之阳:“中为彝伦堂。分两厅(博士厅、绳愆厅)、六堂、三十二班。左庙(先师庙)右学,亭庑厅厢,肆业有所,会馔有
朱元璋立法普法行法述论
作者:李琳琦  来源:学术界 年份:199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胡蓝党狱  明初  胡惟庸  问刑条例  治吏  大浩  重典  明王朝  大明律  刘惟谦 
描述:朱元璋对法律在政权中的重要作用深有认识。建国之后,池即致力于立法、普法诸事并形成有“重典治吏”的行法特点。本文对此试作论述,以就教于方家。
全国首次朱元璋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李琳琦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以法治国  科研机构  朱元璋  高等院校  凤阳县  文字狱  张海鹏  政策措施  学术研讨会  历史学 
描述:由安徽师大、中国明史学会、滁州师专、蚌埠历史学会和凤阳县文物管理所联合主办的全国首次朱元璋学术研讨会,于1990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安徽省凤阳县召开.来自全国各地2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有关专家、学者近60人参加了这次研讨会,中国明史学会会长王毓铨教授发来了贺信,安徽师大校长张海鹏教授出席了会议.
全国首次朱元璋学术研讨会在皖闭幕
作者:李琳琦  来源:中国史研究动态 年份:199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科研机构  朱元璋  高等院校  凤阳县  著名学者  文物管理所  学术研讨会  历史学会 
描述:由安徽师大、中国明史学会、滁州师专、蚌埠历史学会和凤阳县文物管理所联合主办的全国首次朱元璋学术研讨会,于1990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安徽省凤阳县召开。来自全国各地2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有关专家、学者近60人参加了这次研讨会。中国明史学会会长、著名学者王毓铨教授发来了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