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2)
按栏目分组
人物名家 (1)
山水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1(1)
2008(1)
按来源分组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1)
中学课程资源(1)
相关关键词(TOPN)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的条件探讨
作者:张宜祥  来源:中学课程资源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学生  教师  过程与方法  解决问题  初中  探究性学习  历史课堂教学  最近发展区  探究学习  学习方式 
描述: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将承担越来越重的责任,历史教学将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用全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历史课程标准》在阐释“过程与方法”目标时,对历史学习这样界定:“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知识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知识的过程。”强调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与课后活动中,“注重探究性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就是要以“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来实现历史课程的“过程与方法”。所谓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
中美科学课程目标的比较与反思
作者:王晶莹 吴继光  来源: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科学知识  科学学科  探究教学  三维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过程与方法  科学探究  反思  科学课程标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描述:我国的《科学课程标准》及高中科学学科的课程标准勾画了科学素养的大致轮廓,为了使总目标能够落实到科学课程的教学组织、教材编写、教师培训及课程资源配置之中,标准将总目标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科学知识三个领域进行分解,提出了分目标,但这绝不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各分目标的达成是单独进行的。好的教学活动,往往能达到多个教学目标,实践中,各分目标必须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加以把握。当今美国科学探究的目标是将科学探究作为目前K-12科学教育中最好的实践方法,基于探究的科学课程目标被概括为三要素、两主线的整合论。本文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