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46)
按栏目分组
人物名家 (46)
按年份分组
2014(1)
2013(2)
2012(1)
2011(2)
2009(1)
2008(2)
2006(2)
1996(2)
1992(1)
1987(4)
按来源分组
紫禁城(2)
报刊荟萃(1)
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
剧本(1)
民间文学(1)
月读(1)
人才资源开发(1)
连环画报(1)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1)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1)
试论朱元璋经营根据地的方针
作者:邱敏 管玉春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8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刘福通  割据势力  元末农民战争  朱元璋  起义军  农民群众  红巾军  经营  农业生产  陈友谅 
描述:公元1351年,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点燃了元末农民战争的熊熊烈火.在那群雄?起的局面中,贫农出身的朱元璋投身于红巾军的革命行列,以一个普遍的农民战士成长为起义领袖,最后实现削平群雄,灭元统一的大业,他确实是一位很值得人们称道的人物.首先朱元璋起义军取得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革命事业本身的正义性——他的队伍长期集结于刘福通、韩林儿所代表的"宋"政权旗帜下,坚持将斗争的矛头对准蒙汉封建统治者和各地的割据势力,因而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其次,朱元璋执行
朱元璋断缆放舟绝归心
作者:顾恒如 陈运星 唐淑芳 闽江 闵山  来源:科技文萃 年份:199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元璋  断缆  金陵  红巾军  永安  战船  船缆  善用  粮食  战例 
描述:原文: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译文:善于用兵的人,能使全军携起手来像一个人一样,这是因为客观形势迫使部队不得不这样。 战例:
朱元璋朴素军事辨证法思想浅介
作者:吴其同  来源: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8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北伐  朱元璋  辨证关系  红巾军  军事斗争  陈友谅  军事行动  战争  民族矛盾  法思想 
描述:朱元璋(公元1328—1398),原名重八,又名兴宗,濠州钟离(今安徽风阳)人,贫苦农民出身。幼时曾给地主放牛,受尽地主压迫剥削之苦。至正四年(1344年),淮北大旱,瘟疫流行,父母兄弟相继去世。为生活所迫,朱元璋不得不到皇觉寺当了游天方僧。朱元璋生活的元朝末年,是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复杂尖锐的年代。严重自然灾害不断发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一起,终于爆发了元末规模最大的红巾军大起义。在元末农民起义的浪潮中,朱元璋投身于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由于作战勇敢,受到郭子兴的赏识,并娶其义女马氏为妻。在郭子兴死,其子
关于朱元璋及其政权的变质问题
作者:蒋兆成  来源: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领导集团  朱元璋  起义军  革命政权  地主阶级  农民阶级  农民起义  红巾军  封建政权  豪强地主 
描述:朱元璋原是一位佃农出身的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后来蜕变为封建皇帝.他在起义过程中所建立的革命政权,也随之蜕变为地主阶级的封建政权,轰轰烈烈的元末农民战争为地主阶级利用作改朝换代的工具.朱元璋及其政权的变质,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是比较典型的.研究这个问题,对于认识历史上的农民阶级和农民战争,认识古代农民战争的性质及其失败的原因,对于研究中国历史,总结历史经验,都具有重要意义.
朱元璋削平群雄统一全国的原因
作者:任崇岳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8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刘福通  统治者  明帝  朱元璋  地主阶级  农民起义  红巾军  小明王  陈友谅  察罕 
描述:1368年,庞大的元帝国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覆亡了,朱元璋宣布了大明帝国的建立。本来,朱元璋只是红巾军中的一个二流角色,当他于1352年3月投入郭子兴麾下的时候,刘福通、徐寿辉、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人已是久历戎行的领兵元帅了,但是,曾几何时,他们都成了朱元璋的手下败将,或为阶囚,或遭骈戮,朱元璋却在农民起义的血泊中黄袍加身,登上了皇帝宝座。这一戏剧性的场面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别人都失
论朱元璋与大宋龙凤政权的关系
作者:陈权清  来源:湖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刘福通  地方政权  元末农民战争  朱元璋  隶属关系  农民起义  龙凤  红巾军  小明王  陈友谅 
描述:朱元璋由农民革命领袖转化为封建帝王后,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完全否认他与大宋龙凤政权长达十余年的隶属关系。官方文书中有关的龙凤史料被销毁一光,他当年在镇江打败张士诚军队的纪功碑,因有龙凤年号,也被捶毁灭迹。他死后所编的《明太祖实录》更是“讳言龙凤事”,相反却按照帝王形象把朱元璋乔装打扮。正如吴晗
论朱元璋灭元建明的战争方略
作者:徐渭滨  来源:军事历史研究 年份:199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统治  政治家  朱元璋  农民起义  红巾军  成长为  军事家  客观条件  战争  政治腐败 
描述:作为贫苦出身,曾因衣食无着,削发为僧,游食四方的朱元璋,投奔红巾军后,凭借着自己的奋斗,在那群雄逐鹿,强手环伺的形势下,从一名小小亲兵头目,一步步成长为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最终灭元建明,完成帝业,当了皇帝。虽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得益于有利的客观条件——元末封建统治阶级政治腐败,引起农民起义,从而动摇了
论朱元璋与大宋龙凤政权的关系
作者:陈权清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史) 年份:198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刘福通  地方政权  元末农民战争  朱元璋  隶属关系  农民起义  龙凤  红巾军  小明王  陈友谅 
描述:朱元璋由农民革命领袖转化为封建帝王后,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完全否认他与大宋龙凤政权长达十余年的隶属关系。官方文书中有关的龙凤史料被销毁一光,他当年在镇江打败张士诚军队的纪功碑,因有龙凤年号,也被捶毁灭迹。他死后所编的《明太祖实录》更是“讳言龙凤事”,相反却按照帝王形象把朱元璋乔装打扮。正如吴晗
论朱元璋与大宋龙凤政权的关系
作者:陈权清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8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刘福通  地方政权  元末农民战争  朱元璋  隶属关系  农民起义  龙凤  红巾军  小明王  陈友谅 
描述:朱元璋由农民革命领袖转化为封建帝王后,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完全否认他与大宋龙凤政权长达十余年的隶属关系。官方文书中有关的龙凤史料被销毁一光,他当年在镇江打败张士诚军队的纪功碑,因有龙凤年号,也被捶毁灭迹。他死后所编的《明太祖实录》更是“讳言龙凤事”,相反却按照帝王形象把朱元璋乔装打扮。正如吴晗
“朱元璋与安庆余阙接壤”说质疑
作者:韩志远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8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十七年  明末  池州  朱元璋  安庆  红巾军  赵普  余阙  陈友谅  二十年 
描述:朱元璋与安庆余阙接壤之说,出自明人姚福撰的《青溪暇笔》一书。现摘录如下: “余公(余阙)守安庆也,赵双刀、胨友谅引群盗四面攻之。太祖(朱元璋)与之接壤,未尝加以一镞。”接着又说朱元璋是以安庆作“屏翰”,阻挡“已僭大号,据有全楚”的陈友谅北上。以后,明末人谈迁在《国榷》中,引述了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