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48)
按栏目分组
人物名家 (48)
按年份分组
2015(2)
2014(1)
2013(2)
2012(2)
2011(2)
2010(1)
2009(3)
2007(3)
2006(1)
1996(1)
按来源分组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
散文百家(1)
群文天地(1)
科技信息(1)
人才资源开发(1)
连环画报(1)
海峡通讯(1)
芳草(经典阅读)(1)
领导文萃(1)
黑龙江史志(1)
朱元璋与刘基——兼谈朱元璋的知识分子政策
作者:毕英春 胡一华  来源: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8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安  诚意伯  朱元璋  刘邦  胡惟庸  李善长  太祖  刘基  小明王  知识分子政策 
描述: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所组成的智囊团,给他制定了以刘邦为榜样,取金陵为根据地的正确战略方针。汉高祖刘邦是以善用人而著称于史的。诚如朱元璋所称道:“汉高自谓不如三杰,而能用之,乃所以为高帝也”(1)。刘邦所以取天下,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象张良、萧
朱元璋的偶像崇拜与政策走向
作者:谢贵安  来源:安徽史学 年份:199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偶像崇拜  汉书  洪武  朱元璋  刘邦  湖广行省  唐太宗  李善长  汉高祖  功臣 
描述:一从朱元璋偏爱《汉书》看他对刘邦的崇拜明太祖朱元璋喜欢读史论史。他所读的主要是正史,如《史记》、《汉书》、《晋书》、《唐书》、《宋史》、《元史》、《春秋》、《通鉴》、《唐太宗帝范》等。他读得最多的是《汉书》,《明实录·太祖实录》直接记载的就有8次,与臣下讨论汉史的则有41次之多。朱元璋读《汉书》的时间很长,从元至正二十四年一直到洪武末年,可谓是活到老,读到老。他不仅自己读,还把它推荐给臣下。当元湖广行省平章政事郭云被擒后,朱元璋“观其状貌奇伟,命释之。时
朱元璋政权城隍改制考
作者:滨岛敦俊  来源:史学集刊 年份:199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史》  城隍神  朱元璋  城隍庙  中书省  士大夫  李善长  人格神  城隍祭祀  习惯派 
描述:朱元璋政权城隍改制考(日本)滨岛敦俊一、序论关于旧中国城市中普遍存在的城隍庙,过去曾有邓嗣禹、那波利贞两位作过概括性的论述(邓35.那波34),近年有中村哲夫、D·Johnson诸位在整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作了新的探讨(中村76,D·Johnson8...
朱元璋杀戮元勋宿将试析
作者:陈新权  来源:新华文摘 年份:198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杀戮  封建社会  朱元璋  胡惟庸  地主阶级  李善长  统治阶级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功臣  十三年 
描述:在封建社会里,任何一个政治、军事集团,在夺取权力斗争的过程中,面对着共同的敌人,一般尚能够保持团结一致的。但是,在取得夺权胜利之后,其内部必然会为争权夺利而产生矛盾和斗争。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以他为首的农民起义军集团,随着改朝换代的胜利,都已转化为地主阶级的代理人,成为皇帝、国公、列侯、高官显要。各个成员之间,为了自己的私利,必然要为分配胜利成果而明争暗斗。朱元璋杀戮功臣就是新形势下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斗争的产物。
论明初朱元璋和功臣的关系
作者:朱子彦  来源:史学集刊 年份:199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史》  朱元璋  铁券  胡惟庸  地主阶级  李善长  铁榜  护身符  明王朝  功臣 
描述:论明初朱元璋和功臣的关系朱子彦关于朱元璋和功臣的关系,旧史大都认为朱元璋是利用功臣为其平定天下,一旦登上皇帝宝座后,即将功臣视为寇仇、棘刺、必欲翦除灭绝而后快。如清代史学家赵翼就说:"独至明祖,藉诸功臣以取天下,及天下既定,即尽取天下之人而杀之,其残...
朱元璋杀戮元勋宿将试析
作者:陈新权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杀戮  封建社会  朱元璋  胡惟庸  地主阶级  李善长  统治阶级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功臣  十三年 
描述:在封建社会里,任何一个政治、军事集团,在夺取权力斗争的过程中,面对着共同的敌人,一般尚能够保持团结一致的。但是,在取得夺权胜利之后,其内部必然会为争权夺利而产生矛盾和斗争。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以他为首的农民起义军集团,随着改朝换代的胜利,都已转化为地主阶级的代理人,成为皇帝、国公、列侯、高官显要。各个成员之间,为了自己的私利,必然要为分配胜利成果而明争暗斗。朱元璋杀戮功臣就是新形势下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斗争的产物。
明太祖朱元璋逸闻趣事
作者:杨法宝  来源:中国人才 年份:199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太祖  洪武之治  逸闻  植树造林  朱元璋  农民起义军  李善长  刘基  微服私访  布政使 
描述:朱元璋从一个贫寒的布衣、卑下的亲兵、低微的镇抚官,跃升为农民起义军的领袖,最后登上皇帝宝座,成为明朝开国君主,并开创了“洪武之治”的盛世景象。在他打天下、治国家、用人才的过程中,留下了不少逸闻趣事。 一、为成大业,毁床言志 据古书记载,唐朝宰相段文昌,少年时贫困潦倒,四处流浪,因忍受不了饥饿,曾向寺僧乞食而活。但富贵之后,却过着穷奢极欲,豪华无度的生活。当有人规劝他要
论朱元璋的军事战略思想
作者:王西崑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元璋  李善长  红巾军  军事家  军事才能  陈友谅  农民战争  元末农民起义  史学界  南京 
描述:朱元璋原是一个没有受过任何正规教育的淮西游丐,走投无路之际,投奔了元末农民起义军。在十几年的战争中,他以非凡的军事才能,从普通一卒到领兵大帅,直至登上大明开国皇帝的宝座。而那些在他还是无名小校时已久历戎行的群雄,曾几何时都先后成了他的刀下鬼或麾下将。无庸置疑,朱元璋是一个卓越的军事家,首先是一位军事战略家,军事上的成功,是他能够得天下的主要原因。本文拟对朱元璋的几次重大战略决策及其战略思想略加探讨,以就教于史学界的同志们。
朱元璋杀戮功臣元勋另议
作者:林凤江  来源:求是学刊 年份:199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地兼并  元勋  朱元璋  胡惟庸  铁券  阶级矛盾  李善长  农民起义  宿将  功臣 
描述:朱元璋杀戮功臣元勋另议
朱元璋重典治国的是是非非
作者:邬国勋  来源: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刑法志  朱元璋  胡惟庸  李善长  太祖实录  通鉴  傅友德  重典治国  蓝玉  大明律 
描述:在历代帝王中,重视法律制定与法律宣传教育,运用严刑酷法治国安邦,明太祖朱元障可算是个典型.对于他的制定法律、宣传法制,史家们基本上给予肯定,但对他的重典治国则褒贬不一.褒者谓明初“守令畏法,洁己爱民”,(《明史·循吏传》)全国上下“令行禁止,若风草然”,(陆容《菽园杂记》卷五)以至“下逮仁、宣,抚循休息,民人安乐,吏治澄清者百余年.”(《明史·循吏传》)贬者则说朱元璋“其残忍实千古所未有”.(赵翼:《廿二史札记》卷32)朱元璋“草菅人命”,“一人有犯,殃及全宗,犯一人,杀一片,这是历史上大肆株连的最恶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