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4)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人物名家 (5)
按年份分组
2010(1)
2009(1)
1997(1)
1994(1)
1993(1)
按来源分组
朱元璋暨凤阳帝乡文化学术讨论会(1)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江汉论坛(1)
安徽史学(1)
学术研究(1)
试述《明太祖实录》对朱元璋形象的塑造
作者:谢贵安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元璋  形象塑造  明太祖实录  史学主观性 
描述:《明太祖实录》通过有选择地直书和增饰朱元璋的事迹,来刻画和塑造太祖的正面形象,通过神化、圣化、雅化和人化的处理,使朱元璋的形象既神秘威严,德高儒雅,具有凛然不可侵犯的特点,又颇富人性和人情味,具有和蔼可亲的特点。对朱元璋形象的塑造反映了实录修纂具有主观性的一面。不过,实录作者对皇帝形象的增饰和塑造,既依据自身所处政治环境的需要,也遵照实录传主的性格特征和基本经历来进行,表明了史学本质是主观性与客观性之间共进与互动的关系。
朱元璋的偶像崇拜与政策走向
作者:谢贵安  来源:安徽史学 年份:199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偶像崇拜  汉书  洪武  朱元璋  刘邦  湖广行省  唐太宗  李善长  汉高祖  功臣 
描述:一从朱元璋偏爱《汉书》看他对刘邦的崇拜明太祖朱元璋喜欢读史论史。他所读的主要是正史,如《史记》、《汉书》、《晋书》、《唐书》、《宋史》、《元史》、《春秋》、《通鉴》、《唐太宗帝范》等。他读得最多的是《汉书》,《明实录·太祖实录》直接记载的就有8次,与臣下讨论汉史的则有41次之多。朱元璋读《汉书》的时间很长,从元至正二十四年一直到洪武末年,可谓是活到老,读到老。他不仅自己读,还把它推荐给臣下。当元湖广行省平章政事郭云被擒后,朱元璋“观其状貌奇伟,命释之。时
朱元璋历史观与史学思想初探
作者:谢贵安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9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史学思想  现实政治  历史环境  历史观  朱元璋  以史为鉴  正统观  历史人物  天人感应论  劝善惩恶 
描述:与守成皇帝可以从父兄的耳提面命中掌握治国经验不同,开国皇帝只能从历史上学到治国方略,而农民出身的开国皇帝对史书的尊崇则又是一般的开国君主所无法比拟的。从汉高祖刘邦要求陆贾“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何,及古成败之国”①的迫切心情,到明太祖朱元璋对史书孜孜不倦地阅读,无不反映出他们对历史经验的渴求。而出身贫寒,受教育有限的朱元璋,尤其看重史书所传载的历史经验教训。据《太祖实录》所载,朱元璋特别喜欢阅读《汉书》,时时以与其出身相同的刘邦为榜样,并常与诸大臣纵论历史,指陈利弊,反映出史学在其统治思想中的特
从朱元璋的正统观看他对元蒙的政策
作者:谢贵安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元朝  朱元璋  正统观  政策 
描述:从朱元璋的正统观看他对元蒙的政策谢贵安关键词朱元璋;正统观;元朝;政策正统观是指人们对于政权传承统绪的合法性与否的认识与看法。正统观源于古代的宗法制。宗法制处处强调嫡庶,正统观时时讲究正闰。由于人们的立场及观念不同,对于何者为具有合法性的正统王朝的看...
试述《明太祖实录》对朱元璋形象的塑造
作者:谢贵安  来源:朱元璋暨凤阳帝乡文化学术讨论会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明太祖实录》中的朱元璋形象,关涉历史学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关系,颇值得探讨。学术界对《明太祖实录》和朱元璋均分别作过相当多的研究,对《明太祖实录》的讳饰和不实也多有论述~①,对朱元璋的真实面貌与历史形象之间的差异也作过一些零散的讨论,然而,对《明太祖实录》刻意塑造朱元璋正面形象的系统研究,迄今未见有突出的成果。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探究。一、《明太祖实录》的纂修与主观性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