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生物制剂在未来土壤肥料领域的发展趋势
作者:吴继光  来源:生物科技产学论坛 年份:2006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生物制剂在未来土壤肥料领域的发展趋势
初中生物课中开展性知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作者:吴继光  来源:贵州教育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可行性  学生  必要性  身体健康  青少年  整体结构  青春期  九年义务教育  初中生物  性知识教育 
描述:一、必要性1.学生的身体需要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青少年进入青春期的时间已比上世纪提前了很多,从过去的女孩13周岁、男孩14周岁到现在的女孩10———11周岁、男孩12———13周岁,按国家
政协委员的“戏剧”人生
作者:吴继光  来源:世纪行 年份:200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汉剧  戏剧艺术  国家文化  湖北省  民间艺术  命名  崇阳县  异彩纷呈  政协委员  幕阜山 
描述:崇阳县,地处鄂南幕阜山脚下,这个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山区县,活跃着一大批为艺术而献身的人。崇阳县六届政协委员、县汉剧团副团长熊天霞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位。正因为他们的不懈努力,使该县民间艺术之花开放得异彩纷呈。"戏剧将伴我一生"1983年,15岁的熊天霞被招聘至崇阳县汉剧团。在这里,舞台上让人目
老年患者生命体征观察与心理护理
作者:吴继光  来源:安庆医学 年份:199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心理护理  体温变化  临床观察  观察及护理  生命体征  老年患者  老年人  工作体会  脏器功能  基础代谢 
描述:通过对100例老年患者调查,其中同时患两种以上脏器疾病的占95%。现将对老年患者临床观察及护理工作体会介绍如下: 一、对生命体征观察 1.老年人由于基础代谢低,加上多种脏器功能衰退,生病后体温变化一般不明显,有的发热仅低热,当发现体温升至37℃时就要注意。
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中的若干法律问题
作者:吴继光  来源:政治与法律 年份:1988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中的若干法律问题
角膜异物剔除的体会
作者:吴继光  来源:安庆医学 年份:199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严重影响  消炎药  后遗症  化脓感染  角膜异物  临床经验  强聚光  金属粉未  地卡因  异物剔除 
描述:不当或不及时,则可能造成角膜瘢痕、铁锈沉着以及其它后遗症,甚至发生角膜化脓感染而严重影响视力。下面就笔者在眼科工作多年的临床经验,就角膜异物剔除操作谈几点体会。 1.首先详细认真检查,明确异物的位置
徐州方言里非轻声的“着”
作者:吴继光  来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近代汉语  普通话  轻声  方言词典  徐州方言  读音  义项  徐州话  用例  发展过程 
描述:在汉语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着”字的语义负担一直是比较重的。它的一些义项虽然在普通话中消失了,却还保留在官话区的其他方言之中,徐州方言就保留了“着”字的这样一些义项。本文对徐州方言中非轻声“着”字的音、义作了初步的描写,寻绎了“着”字的历史来源,并在最后一部分中考定了“着_s”的读音。
动词作谓语的US句
作者:吴继光  来源: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动词作谓语的US句
论修辞格的心理基础
作者:吴继光  来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修辞格  客观基础  语言信号  大脑皮层  心理活动规律  心理活动过程  修辞方式  言语交际  修辞现象  心理基础 
描述:修辞,是介于语言和文学之间的一种边缘社会现象。修辞现象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是复杂的,多因性的。它除了有客观基础之外,还有着心理基础。修辞的首要目的,就是使语言的表达准确鲜明生动。而言语交际的过程,基本上可归结为交际双方的心理活动过程。这就要求交际者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人类心理活动的某些规律,来提高语言信息的传递效率。因此,一些常见的修辞方式,总是要在某一方面符合人类的心理活动规律,这就是人们所谓的有“心理基础”。我们拟就此作一粗浅探讨。修辞的心理基础包括很多方面,限于篇幅,本文只能择其要者述之。
用事成分的语义序列与语法规则
作者:吴继光  来源:中国语文 年份:199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序列  消耗性  工具成分  优先性  共现  语法规则  新学  语义成分  材料成分  实现过程 
描述:一引言 1.1“用砂锅煨汤”、“用排骨煨汤”之类格式,可以写作“用+ X+ VP”。“X”表示“用”字所带的宾语,VP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动词性短语。我们把其中的“用+X”称为“用”字结构,把“用”字结构所代表的语义成分称为“用事成分”。所谓用事成分指动作在实现过程中所利用、所凭借、所耗费的事物。这些事物,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可以是无形的,也可以是有形的;可以是现实中的,也可以是心理上的。 除了“用”字之外,“以”、“拿”、“使”等在一定条件下也有介引用事成分的作用,也可以作为用事成分的标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