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6)
按栏目分组
人物名家 (6)
按年份分组
1997(1)
1991(1)
1990(1)
1988(2)
1986(1)
按来源分组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方言(1)
汉语学习(1)
语言教学与研究(1)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目标和思路
作者:吴继光  来源:语言教学与研究 年份:199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语法研究的目标  普通话  客观规律性  性状特征  研究实践  汉语语法研究  转折句式  研究思路  语用价值  现代汉语语法学 
描述: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目标和思路吴继光现代汉语语法学正在走向成熟。(马庆株1993)走向成熟,就意味着尚未成熟。(邢福义1995a)既然尚未成熟,就有必要对汉语语法研究本身的一些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进行思考,以便总结经验教训,促进这门学科尽快成熟起来。这些带...
徐州方言里非轻声的“着”
作者:吴继光  来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近代汉语  普通话  轻声  方言词典  徐州方言  读音  义项  徐州话  用例  发展过程 
描述:在汉语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着”字的语义负担一直是比较重的。它的一些义项虽然在普通话中消失了,却还保留在官话区的其他方言之中,徐州方言就保留了“着”字的这样一些义项。本文对徐州方言中非轻声“着”字的音、义作了初步的描写,寻绎了“着”字的历史来源,并在最后一部分中考定了“着_s”的读音。
徐州话中的“肯”、“很”、“管”
作者:吴继光  来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程度副词  普通话  语法特点  语法现象  两种用法  徐州话  方言区  能愿动词  语法系统  说话人 
描述:一种方言的特点,首先表现在语音上,其次是词汇,然后才数到语法。同一个方言区中的各个方言点之间,语法基本上是一致的。不过这是从宏观上就整个语法系统而言的。如果从微观上就具体的语法现象来看,某一地点方言的语法特点还是大有琢磨头儿的。
也谈普通话里表示儿化的“儿”
作者:吴继光  来源:汉语学习 年份:1988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普通话  疑问  儿化韵  期刊  处理方法  北京话  内部屈折  中国语文  方言  音节 
描述:《中国语文天地》1986年第5期刊登了林伦伦同志的文章《普通话里表示儿化的“儿”是后缀吗?》(以下称林文),对“儿”的后缀身份提出疑问,“希望能引起同志们的注意和讨论”。此后,《中国语文天地
扬州方言单音词汇释 一
作者:吴继光 李建  来源:方言 年份:199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出版社  普通话  单音词  词条  方言  语气词  结果补语  词义  释义  同音字 
描述:,用小字注明。释义仅限与普通话不同的词义,与普通话相同的义项不列。一个条目有几个义项的,用圆圈码标出。三、词条有本字可写的,写本字;本字待考或有音无字的,写同音字或用□表示。有的词条的字头,是扬州地方文艺作品中的写法,不一定可靠,本文仅注明出处,不作考辨。
扬州方言词语选释
作者:吴继光 李建  来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版  方言词语  文艺作品  普通话  例句  扬州八怪  民间传说  辣子  词语选释  扬州市 
描述:一、本文选录了部分扬州方言词语,收录范围以当地比较特殊的说法为主,普通话中已有的说法一般不收。本文所谓扬州的范围,仅指今江苏省扬州市所辖的两个行政区——广陵区_(城区)和郊区,不包括扬州市所辖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