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83)
报纸(80)
图书(8)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人物名家 (92)
山水风物 (54)
(11)
(7)
(5)
(3)
按年份分组
2016(38)
2014(14)
2011(19)
2010(11)
2007(6)
2006(3)
2004(4)
2003(3)
1994(2)
1987(3)
按来源分组
领导文萃(6)
中华遗产(2)
海河志通迅(1)
莒南史志(1)
党政论坛(干部文摘)(1)
安徽商报(1)
廊坊日报(1)
安顺日报(1)
青年时代(1)
青年时代(上旬刊)(1)
甜叶菊“甜”了仙庄
作者:付民  来源:山东农机化 年份:199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有关部门  富裕村  甜叶菊  市政府  栽培技术  任城区  奔小康  济宁市  人均纯收入 
描述:济宁市任城区南张镇仙庄村村民靠种植甜叶菊发了财,仅此一项人均纯收入就在3000元以上,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被济宁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奔小康带头村。” 这个村自1986年开始种植甜叶菊,
扎根基层20年的组工人
作者:王晗笑 许晨俣  来源:滁州日报 年份:2016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桑和丰,把他20年的青春奉献给了乡镇基层、奉献给了组工岗位。20年,他始终投入满腔热情,勤恳工作,勤勉做人,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标准、擦亮了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组工干部形象。干工作,他20年倾心倾力1996年,桑和丰揣着激情和梦想,走出校门到明光市苏巷镇参加工作。没想到在一个镇一干就
最会给朱元璋“拍马屁"的
作者:老钱  来源:乡音 年份:201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神农  御医  朱元璋  明朝初年 
描述:明朝初年的淮扬名医陈君佐为人机智,滑稽诙谐,因是御医,经常出入宫中,深得朱元璋喜欢。有一天,朱元璋问他,我可以比前代哪一位君主啊!陈君佐说:“陛下可比神农。”朱元璋说:“为何?”陈君佐笑答:“陛下如果不像神农,如何尝得百草。”
朱元璋为何不准江浙当掌柜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总会计师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赋税  浙江人  官田  朱元璋  江南  苏州地区  老百姓  掌柜  江西  户部 
描述:早在1368年,明朝建国不久,朱元璋就下令:"浙江、江西、苏松毋得任户部",那么为什么会出如此奇葩的一道命令呢?是浙江、江西、苏松的得罪了朱元璋,还是朱元璋对浙江、江西、苏松的有偏见呢?其实
朱元璋当皇帝后听不得说“则”字
作者:暂无 来源:文史博览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元璋  “则”字  皇帝 
描述:朱元璋早年参加郭子兴的队伍.靠杀人放火而起家.因此特别忌讳人家拐着弯子骂他是“贼”,他对“贼”字的警惕简直到了神经过敏的地步。浙江府学教授林元亮给人当枪手
发现色盲第一:朱元璋
作者:王庆顺  来源:祝您健康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色盲  国际  朱元璋  视力缺陷  发现  道尔顿  医学家  眼疾  英语  世界 
描述:众所周知,色盲是一种眼疾。色盲在英语里称作道尔顿,这是国际医学界的决定,这种称谓已得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医学界的认可。道尔顿是第一个根据自己的体验记述这种视力缺陷的。其实道尔顿并非医学家,而
两个让朱元璋难以入眠的
作者:暂无 来源:报刊荟萃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国号  私盐  朱元璋  徐寿  起义军  元朝政府  皇帝  陈友谅  公元  二十年 
描述:攻下了集庆之后,朱元璋并没能高枕无忧,因为有两个人让他非常担心:一个是张士诚,一个是陈友谅。这是两个鼎鼎大名的人物。
朱元璋主张破格录用青年
作者:向心  来源:运城学院学报 年份:198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王建  导引  武略  朱元璋  出众者  贤士  都督府  山林  明实录  大夫 
描述:《明实录·洪武实录》卷十四记载着朱元璋这样一段话: “自古圣帝明王建邦设都必得贤士大夫,相与周旋,以成至治。今土宇日广,文武并用,卓荦奇伟之才,世岂无之?或隐于山林,或藏于士伍,非在上者开导引拔之,则
论朱元璋与淮官僚集团之矛盾
作者:何平立  来源:安徽史学 年份:198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初  朱元璋  经验教训  地主阶级  阶级矛盾  中书省  官僚  集团  功臣  社会经济 
描述:明太祖朱元璋以淮右布衣崛起于元末群雄之中,依靠淮人文武将领,群策群力而廓清天下。朱元璋登基伊始即大封功臣,满朝公侯、盈廷权贵亦多是淮,故淮威势在明初显赫一时,正如贝琼诗曰“马上短衣多楚客,城中高髻半淮”(淮水流域为春秋时楚地)。然“明祖籍诸功臣以取天下,及天下既定,即尽举取天下之人而尽杀之
治国之道 在于得——怀念汪道涵同志
作者:万学远  来源:国际人才交流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同志  汪道涵  治国之道  爱人  瑞金医院  怀念 
描述:“治国之道,在于得。”这是2005年12月15日,汪道涵同志去世前9天,我和我爱人去瑞金医院看望他,他留给我的最后一句话。那天下午,汪老精神很好,和我们谈了近1个小时。我讲了国家外国专家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