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32)
报纸(7)
图书(2)
按栏目分组
人物名家 (36)
山水风物 (3)
(2)
按年份分组
2017(1)
2016(5)
2015(5)
2014(5)
2012(3)
2011(6)
2009(5)
2000(1)
1999(1)
1989(3)
按来源分组
文史月刊(2)
-1(2)
深圳:海天出版社(2)
海峡通讯(1)
中国人大(1)
商周刊 商务快读(1)
闽南风(1)
农家致富顾问(1)
养生保健指南(上)(1)
北京档案(1)
朱元璋大义灭亲「公倒」
作者:李洪波  来源:法制文摘 年份:1989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朱元璋大义灭亲「公倒」
朱元璋的廉政建设——教育、监察、
作者:薛国中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0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勤政爱民  官廉政举  廉政建设  官贪政亡 
描述:廉政建设 ,是古今中外所有国家必然面对而又必须解决的政治问题。这问题解决得如何 ,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 ,官廉则政举 ,官则政亡 ,莫有例外。朱元璋虽是 6 0 0年前的一位封建帝王 ,但其廉政建设的经验 ,颇有历史借鉴的意义 ,很值得后世重视。
"民为重,君为"——朱元璋民本思想与实践
作者:文伟 王俊桥  来源:晋中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元璋  实践  民本思想 
描述: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中,朱元璋是唯一真正意义上的"布衣天子",同时也是一位政绩显著的封建帝王.他所倡导的民本思想,不仅在理论上具有合理性,而且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朱元璋“删孟子”:不满民为贵君为
作者:暂无 来源:都市晨刊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和暴君,人民有反抗的权利。“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闻诛一夫
坚强”三刻拍案惊奇
作者:吴贻伙  来源:方圆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被告人  惊奇  查处  认罪  悔罪表现  判决书  坚强  贪官 
描述:在近年来安徽被查处的贪官的判决书中,明确表述被告人“始终拒不认罪”、“没有悔罪表现”的,张松坚案恐怕是第一例 7月6日,曾经轰动一时的安徽省滁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明光市原市委书记张松坚(副厅级)受贿一案终于尘埃落定,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当日作出终审裁定,驳回张松坚的上诉,维持原一审判处其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判决。 在这份仅有7页纸的刑事裁定书中,有一句话特别醒目:“本院认为,上诉人张松坚……受贿数额特别巨大,犯罪情节特别严重,且在被审判期间始终拒不供认主要犯罪事实,没有悔罪表现,应依法惩处。”而
朱元璋重典治的历史思考
作者:金晓添  来源:知音励志 年份:201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元璋  严刑  治理  重典 
描述:纵观中国古代,朱元璋可以说是历代统治者当中惩治腐败力度最大的一位皇帝。朱元璋在建立一个崭新的朝代时,面临着政治腐败,政权不稳等诸多的问题。由此,他"重典治吏",采用"严刑峻法"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减少了官员腐败所带来的动荡,稳定了明王朝的统治。而这对于我们今天社会来说也有借鉴意义。
朱元璋重典治及其借鉴意义
作者:吴青山  来源:人民之友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朱元璋重典治及其借鉴意义
朱元璋重典洽并非不可取
作者:陈喆  来源:传奇故事(百家讲坛下旬)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太祖  朱元璋  死刑存废  大讨论  明王朝  反对者 
描述:前段时间在死刑存废大讨论的过程中,有一种观点甚嚣尘上,就是重刑未必能够震慑和遏制贪腐。持这种观点的人,往往以明太祖朱元璋重典治为例,认为他采用剥皮实草、株连屠杀等酷刑治理贪腐,不但没有换来吏治清明,反而越反越,致使明王朝成为历史上最腐败的王朝之一。反对者大致有三条依据
朱元璋治吏禁及其启示
作者:王起奎  来源:政工学刊 年份:199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启示  惩治腐败  朱元璋  法律法规  治吏  反腐败斗争  开国元勋  腐败分子  明王朝  《明史·刑法志》 
描述:朱元璋治吏禁及其启示王起奎朱元璋在建立大明王朝以后,鉴于元朝中央政府政令不行,地方官吏政治腐败、贪污成风、贿赂盛行、纪律松驰、民不聊生,以至激起农民起义的历史教训,为了大明王朝的长治久安,采取了一系列治吏禁措施。首先是明确方法。在朱元璋的律令中,...
朱元璋反腐收双袜子都算
作者:张宏杰  来源:档案记忆 年份:201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株连蔓引  右侍郎  《明史》  朱亮祖  华云龙  洪武朝  御制大诰  布政  于洪武  郭桓案 
描述:朱元璋反腐制度之严密,手段之严厉,都是历史所罕见的。按理说,洪武朝的官员应该个个都老老实实,卖命工作。但是事实不然,官场腐败居然在朱元璋眼皮子底下生长起来。在专制制度下,官僚系统的腐败并不是一种病态,而是一种常态。它的威力如此惊人,登上宝座的朱元璋,龙椅还没有坐热,四顾一看,腐败已经像瘟疫一样在他眼皮底下迅速蔓延开来:诸多王公贵族的亲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