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7)
按栏目分组
人物名家 (7)
按年份分组
2016(1)
2015(3)
2009(1)
2008(1)
1995(1)
按来源分组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传承(1)
幸福(悦读)(1)
领导科学(1)
理论参考(1)
文史月刊(1)
档案记忆(1)
朱元璋反腐收双袜子都算贪
作者:张宏杰  来源:档案记忆 年份:201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株连蔓引  右侍郎  《明史》  朱亮祖  华云龙  洪武朝  御制大诰  布政  于洪武  郭桓案 
描述:朱元璋反腐制度之严密,手段之严厉,都是历史所罕见的。按理说,洪武朝的官员应该个个都老老实实,卖命工作。但是事实不然,官场腐败居然在朱元璋眼皮子底下生长起来。在专制制度下,官僚系统的腐败并不是一种病态,而是一种常态。它的威力如此惊人,登上宝座的朱元璋,龙椅还没有坐热,四顾一看,腐败已经像瘟疫一样在他眼皮底下迅速蔓延开来:诸多王公贵族的亲戚、家
朱元璋颁布重典治贪
作者:刘锴  来源:文史月刊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纠劾  开国功臣  明初  朱亮祖  里甲  监察御史  重典  副都御史  大明  欧阳伦 
描述:翻开中国的历史,官吏贪污腐化者不乏其例,因此,历朝历代多有“反腐”之举。这其中,当属明太祖朱元璋的力度最大。平民出身的朱元璋从小就目睹和感受了贪官污吏对百姓的盘剥压榨,因此,他对官场上的贪污腐化行为深恶痛绝,所以他建立大明帝国后,便开展了一系列
朱元璋防止官吏“带病提拔”的历史镜鉴
作者:张松旭 蒋英辉  来源:理论参考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朝初期  整顿吏治  贪墨之风  朱亮祖  胡惟庸  文武官员  工部左侍郎  明王朝  政治腐败  郭桓案 
描述:朱元璋起自民间,目睹元末政治腐败,深恨贪官污吏害民,因而于建国之后大力整顿吏治,不仅设立章程,禁止官吏玩忽职守、不务公而务私,而且制定严刑峻法,制裁贪官污吏,纠正贪墨之风,同时还廉洁自律,身体力行。应该说,在历代封建王朝中,明王朝惩治贪腐的效果最好,官吏“带病提拔”“边升边腐”的现象基本没有。朱元璋是如何多管齐下,防止官吏“带病提拔”的呢?一、健全法规制度朱元璋深知,要防止官吏“带病提拔”,得先让他们不敢“带病”。而不敢“带病”的
朱元璋防止官吏“带病提拔”的历史镜鉴
作者:张松旭 蒋英辉  来源:领导科学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朝初期  整顿吏治  贪墨之风  于建国  朱亮祖  胡惟庸  文武官员  明王朝  政治腐败  郭桓案 
描述:朱元璋起自民间,目睹元末政治腐败,深恨贪官污吏害民,因而于建国之后大力整顿吏治,不仅设立章程,禁止官吏玩忽职守、不务公而务私,而且制定严刑峻法,制裁贪官污吏,纠正贪墨之风,同时还廉洁自律,身体力行。应该说,在历代封建王朝中,明王朝惩治贪腐的效果最好,官吏“带病提拔”“边升边腐”的现象基本没有。朱元璋是如何多管齐下,防止官吏“带病提拔”的呢?
朱元璋:高明演技赚人心
作者:紫藤  来源:幸福(悦读)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至正  濠州  朱亮祖  就这样  朱军  战功赫赫  郭子兴  张家堡  大明王朝  会议大厅 
描述:朱元璋投奔郭子兴后,不断四处征伐,一路飞黄腾达,很快升任总兵官。虽然战功赫赫,郭子兴手下的其他总兵官却对朱元璋不服气。原因当然是他年纪轻,资历浅,蹿升太快。朱元璋以他极高的天分,树立了一个
朱元璋的“酷刑治贪”之道
作者:泉水叮咚  来源:传承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公座  朱瞻基  明初  朱亮祖  明宣宗  大诰三编  兵部尚书  欧阳伦  东厂  礼部尚书 
描述:朱元璋命令:官吏贪赃到六十两以上的枭首示众,仍处以剥皮之刑。贪污官员处死后,把贪官的皮剥下来,然后在皮内塞上稻草,做成稻草人,并挂于公座之旁,供众人参观。可是贪官的头是杀不完的,就像"割韭菜"一样,根不除去,割去一茬,又长上来新的一茬。
略论朱元璋的廉政建设
作者:彭绍平 刘曙东  来源: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朝初期  明初  监察官  朱亮祖  提刑按察使司  元津  朱文正  欧阳伦  三大府  郭桓案 
描述:略论朱元璋的廉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