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81)
报纸(29)
会议论文(13)
新闻(7)
学位论文(2)
图书(2)
按栏目分组
人物名家 (164)
(22)
(16)
(15)
山水风物 (13)
(4)
按年份分组
2016(62)
2014(14)
2013(24)
2012(8)
2010(12)
1995(9)
1991(7)
1990(1)
1989(4)
1980(2)
按来源分组
-1(58)
兰台世界(3)
兰台世界(下旬)(2)
政府法制(1)
杂文月刊(选刊版)(1)
企业活力(1)
中老年时报(1)
华夏关注(1)
幽默与笑话(成人版)(1)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论朱元璋的重典政策
作者:阎青义  来源: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 年份:1989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明太祖朱元璋在元末农民战争中扫灭群雄,推翻元朝的黑暗统治,建立了朱明王朝。朱元璋非常重视法律的制订及实施,他在总结历代王朝兴衰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总结元朝的腐朽统治和覆亡的教训时曾说:“元氏昏乱,威福下移,法度不行”。所以他主张:“立国之初,当先正纲纪”,且明申:“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惩创奸顽”,必须用“重典”。基于这一治国思想,朱元璋于执政期间实行了严酷的重典之治。
朱元璋的“信访政策
作者:暂无 来源:西部开发报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不得不承认,朱元璋有时对百姓还是慈爱的,特别是对农民。这不光体现在他的一些言论,更体现在他制定的“信访政策”,使百姓至少在理论上能将诉求和冤情“上达天听”。朱元璋说:“四民之中,农民最劳最苦。春天鸡一叫就起床,赶牛下田耕种,插下秧子,得除草,得施肥,大太阳里晒得汗直流,劳碌得不成人样。好容易到收割了
朱元璋的信访政策
作者:暂无 来源:新京报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糊涂读史不得不承认,朱元璋对百姓还是挺慈爱的,特别是对农民。这不光体现在他的一些言论,更体现在他制定的“信访政策”,使百姓至少在理论上能将诉求和冤情“上答天听”。□端木赐香(历史学者)朱元璋说:“四民之中,农民最劳最苦。春天鸡一叫就起床,赶牛下田耕种,插下秧子,得除草,得施肥,大太阳里晒得汗直流,
朱元璋的佛教政策
作者:陈高华  年份:1991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朱元璋原来是个和尚,后来成为大明的开国皇帝。他在掌握政权以后,采取什么样的佛教政策,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近年以来,有一些论著,对此作过讨论。本文作者涉猎朱元璋的资料,也有一点看法,现在写出来
李世民与朱元璋的人才
作者:罗日荣  来源:求学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经商之道  用文  马亮  使人  李世民  识人  现实生活  知人善用  明太祖朱元璋  用人方面 
描述:素材鉴读:上君尽人之知,中君尽人之力,下君尽己之能。现实生活中,常见一些单位的领导总是感叹身边没有人才。事实上,只要做到知人善用,何愁没有人才!在识人与用人方面,只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一个团队就不
李世民与朱元璋的人才
作者:罗日荣  来源:求学(高分作文版)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素材鉴读:上君尽人之知,中君尽人之力,下君尽己之能。现实生活中,常见一些单位的领导总是感叹身边没有人才。事实上,只要做到知人善用,何愁没有人才!在识人与用人方面,只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一个团队就不
李世民与朱元璋的人才
作者:罗日荣  来源:思想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何谓人才?唐太宗李世民与明太祖朱元璋有着不同的人才观,他们最后的政绩也说明了不同的人才观产生的不同效果。李世民认为:“前代明王使人如器,皆取士于当时,不借才于异代。岂得待梦傅说,逢吕尚,然后为政乎
李世民与朱元璋的人才
作者:罗日荣  来源:东京文学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元璋  李世民  唐太宗  人才观 
描述:何谓人才?唐太宗李世民与叫太祖朱元璋有着不同的人才观,他们最后的政绩也说明了不同的人才观产生的不同效果。
朱元璋人才观探议
作者:黄明光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科举  朱元璋  人才观 
描述:在古代帝王中,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个注意重用人才的历史人物。朱元璋提出了“治天下以人才为本”的人才观,认为成才之法一是“忘利”,二是“积善成德”,并指出了具体的获才之法:荐举和征求、兴学、通过科举考试来
朱元璋人才思想概述
作者:吴庆仁  来源:党建与人才 年份:199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洪武之治  人之道  朱元璋  人才贬值  郭子兴  用人政策  用人实践  思想概述  官员致仕  人才思想 
描述:朱元璋人才思想概述吴庆仁宋元璋从一个贫寒的布衣、卑下的亲兵、低微的镇抚官,跃升为农民起义军的领袖,最后登上皇帝宝座,成为明朝开国君主,并开创了"洪武之治"的盛世景象。究其原因,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以积极的人才思想吸引人才、使用人才,所以,前朝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