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0)
按栏目分组
人物名家 (10)
按年份分组
2013(1)
2010(1)
2009(1)
2008(4)
2001(1)
1995(1)
1985(1)
按来源分组
中共党史资料(1)
学术界(1)
杂文月刊(原创版)(1)
语文月刊(1)
档案时空(1)
同舟共进(1)
杂文月刊(选刊版)(1)
意林(1)
政府法制(1)
紫禁城(1)
朱元璋挑剔文字
作者:柏桦  来源:紫禁城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出身经历  朱元璋  野史  文字 
描述:野史以朱元璋的出身经历为切入点,说他忌讳"则"、"生"、"光"、"式"等字,以为这些字内寓意"盗贼"、"和尚"、"杀君主",还说朱元璋挑剔这些字
朱元璋笔伐严光
作者:谢谦  来源:政府法制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太祖  疑误  文化水平  朱元璋  御用文人  大批判  传统知识分子  文字  光武帝  廿二史札记 
描述:古代帝王喜欢舞文弄墨吟诗填词者,一抓一大把,但写大批判文章,批判古先圣贤者,却只有一个: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出身游丐,当过和尚,文化水平低,心理也最变态。据赵翼《廿二史札记》明初文字之祸云:明祖通文义,固属天纵。然其初学问未深,往往以文字疑误杀人,亦已不少。
朱元璋的暮年心理疾患
作者:黄波  来源:意林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毒药  心理疾患  朱元璋  心理负担  晚年  突出特点  言谈  家庭背景  文字  幻灭感 
描述:在朱元璋晚年所编的特种刑法《大诰三编》中,记录了一个奇特的案子。医生王允坚私售毒药事发,朱元璋命他服下自已配制的毒药,待毒性发作,又要其交出解毒之方,次日才斩首示众。在服毒及其反应这项测试中,朱元璋宛
朱元璋的暮年心理疾患
作者:黄波  来源:杂文月刊(选刊版)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毒药  心理疾病  心理疾患  朱元璋  心理负担  中国古代  晚年  突出特点  文字  幻灭感 
描述:在朱元璋晚年所编的特种刑法《大诰三编》中,记录了一个奇特的案子。医生王允坚私售毒药事发,朱元璋命他服下自己配制的毒药,待毒性发作,又要其交待解毒之方,次日才枭首示众。在
朱元璋的暮年心理疾患
作者:黄波  来源:同舟共进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毒药  心理疾病  心理疾患  朱元璋  心理负担  中国古代  晚年  突出特点  文字  幻灭感 
描述:在朱元璋晚年所编的特种刑法《大诰三编》中,记录了一个奇特的案子。医生王允坚私售毒药事发,朱元璋命他服下自己配制的毒药,待毒性发作,又要其交待解毒之方,次日才枭首示众。在服毒及其反应这
朱元璋严禁繁文
作者:天然  来源:档案时空 年份:198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元朝  洪武年间  朱元璋  读到  案牍  政府官员  奏章  文字  刑部  太素 
描述:明洪武年间,从元朝遗留下来的繁文之风愈刮愈烈,中央各部及政府官员的奏章动辄上千万言。励精图治的朱元璋深感繁文之弊,因而在大刀阔斧整顿行政的同时,多次下诏禁繁文、减案牍。洪武9年(1376年)12月,刑部主事茹太素上了一个陈时务书,共谈五件事。朱元璋叫人读给他听,但一直读到6370字还没读到正题。朱元璋大怒,立即叫人将茹太素痛打了一顿。第二天夜里,又叫人再读,直到16500字,才读到所谈的五件事,而这5件事只用了500个字。这件
朱元璋“文如其人”
作者:曹效德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0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臣  作文  明朝  朱元璋  文盲  皇帝  公式  八股取士  自学  文字 
描述:朱元璋原是个文盲,后来带兵打仗,在戎马倥偬中刻苦自学,能够粗通文字。他当上了明朝开国皇帝后,规定以八股取士,但他自己偶或为文,却无八股气,并不受那些作文公式
枭雄也有幻灭时:暮年朱元璋
作者:黄波  来源:杂文月刊(原创版)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服毒者  朱元璋  异常心理  权力  晚年  逼近  朱标  文字  幻灭感  死神 
描述:在朱元璋晚年所编的特种刑法《大诰三编》中,记录了一个奇特的案子:医生王允坚私售毒药事发,朱元璋命他服下自己配制的毒药,待毒性发作,又要其交代解毒之方,用粪清插凉水为他解毒,次日才枭首示众。
朱元璋对文字、文体的改革与明代之文风
作者:宋强刚  来源:学术界 年份:199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白话小说  文体  明清小说  《明太祖实录》  《三国演义》  朱元璋  口语化倾向  文字  语言形式  市民阶层 
描述:朱元璋对文字、文体的改革与明代之文风宋强刚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最不齿于士大夫的文学样式─—白话小说,却在明清民间期取代唐诗、宋词、元曲,登上文学的大雅之堂,成为明清文学的主流。在探讨中国文学史上这一大变局的原因时,学术界一致认为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市民阶...
我与老部长汪道涵的文字
作者:兰铁白  来源:中共党史资料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党中央  副部长  毛主席  署名  办公室  上海市  老同志  毛泽东  机械工业部  文字 
描述:1952年秋,我随首任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黄敬出赴上海,马天水代表中共上海市委接站,潘汉年代表市委、市政府叙谈后,我们入住东湖路宾馆(此地曾为杜月笙公馆)。黄敬是奉中办安排随毛泽东视察黄河,过徐州后来上海与上海市领导会商有关组建第一机械工业部的人员调动事宜,这是中央已经决定的。他先与汪道涵、周建南见面,请他们尽快来北京就职。中央已决定任命原华东工业部部长汪道涵为一机部副部长、党组成员,任命原东北工业部电工局局长周建南为一机部电工局局长。当时,汪道涵作为罗舜初率领的访苏代表团成员刚刚回到上海,周建南亦刚从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