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辨证除热用甘温
-
作者:孟凡刚 陈仲贵
年份:1996-01-01
来源: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数据类型 :期刊
关键词:辨证 除热 甘温
- 描述:辨证除热用甘温
- 转变观念 引导质疑 培养能力
-
作者:孙龙
年份:2011-01-01
来源: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数据类型 :期刊
关键词:新课改 教学指导 课堂教学 中学历史
- 描述: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精神。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学生没有问题可以质疑,或者不敢质疑,使课堂教学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积极引导,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积极思考,并在自主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新的疑问,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推动课程改革进程。
- 浅谈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
作者:孙雪莲
年份:2014-01-01
来源: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数据类型 :期刊
关键词:语言学习 威尔金斯 高中 词汇学习 英语词汇教学 语言教学 语言学家
- 描述:词汇学习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犹如大厦之砖瓦,铺路之基石.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在《语言学习与语言教学》中说:“Without vocabulary,nothing can be conveyed.”(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因此,如何使学生掌握好词汇,是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首要问题.一、高中英语新教材的特点英语新教材,内容贴近生活,涉及社会生活中的各个话题,容易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新教材的最大特点就是词汇量大.每个单元大约五
- 甜叶菊营养盘育苗技术
-
作者:孙雨臣
年份:1984-01-01
来源:农村科学实验
数据类型 :期刊
- 描述:甜叶菊营养盘育苗技术
- 探讨新课程安徽中考化学的命题趋势
-
作者:孙雁
年份:2010-01-01
来源:新课程.中学
数据类型 :期刊
关键词:新课程 安徽中考 化学试题
- 描述:以安徽四年中考化学试卷为例,对以新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的安徽中考化学试卷进行分析,得出特点和规律,为初中化学教学和学习指明了方向。
- 浅议数学建模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
作者:孙长滨
年份:2013-01-01
来源: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
数据类型 :期刊
关键词:数学建模教学
- 描述:数学模型是数学知识与数学应用的桥梁,研究和学习数学模型,能帮助学生探索数学的应用,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所以加强数学建模教学对学生的智力开发并有深远的意义。
- 高中优秀学生行为特征分析
-
作者:孙辉
年份:2017-01-09
来源: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数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学生行为 历史教师 高中 学业优秀 历史学习 特征分析 学习方法 历史故事 行为特征 学习优秀
- 描述:身为高中历史教师,在十几年的教学中,我接触到了许多历史学习非常优秀的学生,我发现这些学业优秀的学生往往具备一些共同的行为特征。
- 重视质疑,提高历史教学实效
-
作者:孙辉
年份:2015-01-01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数据类型 :期刊
关键词:质疑 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
- 描述: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关键在于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增强教学技能。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巧于设疑、加强师生合作、自主探究,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从而不断地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历史课堂教学实效。
- 历史教学中世界意识教育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
作者:孙辉
年份:2015-01-01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数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全球意识 真理观 种族冲突 全球性问题 宗教矛盾 现实反映 历史教育 世界公民 领土纠纷 世界意识
- 描述:在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同时,全球性问题却层出不穷:环境污染、种族冲突、宗教矛盾、领土纠纷、意识形态的对立等。出现上述问题的重要原因,就是当事双方固守着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真理观,也就是说缺乏全球意识。因此,培养具有全球意识的合格世界公民,历史教育是责无旁贷的。下面就历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世界意识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谈几点看法。一、培养学生世界意识的理论依据1.哲学依据。正是世界的多样性,才使世界更加丰
- 重视质疑.提高历史教学实效
-
作者:孙辉
年份:2014-01-01
来源: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数据类型 :期刊
关键词:质疑 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
- 描述: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关键在于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增强教学技能。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巧于设疑、加强师生合作、自主探究,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