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31)
期刊(42)
图书(6)
会议论文(3)
学位论文(2)
按栏目分组
人物名家 (183)
山水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6(7)
2015(3)
2014(5)
2013(11)
2010(5)
2009(5)
2007(4)
2006(24)
1953(1)
按来源分组
清远日报(80)
毫州晚报(3)
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
燕赵晚报(1)
河北法制报(1)
开封日报(1)
群联出版社(1)
沈阳:辽海出版社(1)
孔子学刊(1)
求索(1)
明朝那些事儿》朱元璋卷
作者:暂无 来源:清远日报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当年明月著此时旁边的侍候太监金英眼看局势危险,这样下去,朱祁钰本人都可能有危险,他立刻派人去找毛贵和王长随。毛贵和王长随是王振的同党,金英这个时候去找他们,实在是不怀好意。两人被连拉带拽地拖到金英面前时,还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金英也没有和他们废话,一脚把他们踢进大殿。此时的大臣们还在威逼朱祁钰,突
明朝那些事儿》朱元璋卷
作者:暂无 来源:清远日报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连载(100)当年明月著战争,就是另一种形式的打架斗殴。下面,我会借用经济学中的模型理论(先预设基本框架,不断增加条件的经济分析法)来说明这个问题。先从两个人讲起,相信大家也有过打架的经历,而两个人打架就是我们俗称的“单挑”。“单挑”实际上是一件比较痛苦的事情,因为打人的是你,挨打的也是你,是输是赢
明朝那些事儿》朱元璋卷
作者:暂无 来源:清远日报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连载(123)当年明月著此时朱祁钰正打算做这样的事情,他已经从最初的震惊中缓过神来,明白了眼前发生了什么事情,看着这些几近疯狂的大臣和血肉横飞的场面,他害怕了。朱祁钰选择了逃走,他要逃到宫里去。这是一个关键的时刻,如果朱祁钰真的走了,那么锦衣卫和王振的同党很可能会动手,马顺虽然功夫不怎么样,但他手下
明朝那些事儿》朱元璋卷
作者:暂无 来源:清远日报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连载(167)当年明月著“建议南迁之人,该杀!”这两句话就此决定了于谦和徐珵的命运,于谦在众人的一致称赞推举下成为北京城的保卫者,荣耀无比。而徐珵得到的是太监金英的训斥:“滚出去!”(叱出之)然后,他在众人的鄙视和嘲笑中,踉踉跄跄地退出了大殿。他怎么也想不通,自己竟然会因为这句话被群臣耻笑,被看作贪
明朝那些事儿》节选:朱元璋的童年
作者:暂无 来源:彭城晚报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明朝那些事儿》三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定价:24.8元《明朝那些事儿》四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定价:24.8元导看: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说的是自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起,到明朝灭亡近三百年的事。第一卷则从朱元璋出身开始写起,到永乐大帝夺位的靖难之役结束为止,叙述了明朝最艰苦卓绝的开国过程。虽然一样是说史,
历史上的今天--朱元璋建立明朝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朱元璋朱元璋(1328——1398),名重八,又名兴宗,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人。出身贫农家庭,小时候曾在直觉寺作过和尚,1352年参加嚎州郭子兴部红巾军。1355年韩林儿在毫称帝时封他为左副元帅。朱元璋军纪严明,又知人善任,文官冯国胜、李善长等都为他出谋划策,勇猛善战的常遇春、胡大海等都
朱元璋为何剿杀“明朝第一富翁”
作者:张继合  来源:湛江日报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周庄沈万三故居中沈万三捧着聚宝盆的传说故事浮雕。长相古怪的朱元璋鲁迅先生曾拿狮子和肥猪来打比方,强壮对于这两种动物的命运大不相同。财富对不同身份的人,也是福祸两重天。万二,明朝人。嘉定安亭万二,富甲一方。有人自京回,万问其见闻。其人曰:“皇帝(明太祖)近有诗:‘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
《去明朝看风景》骤升与屠杀:朱元璋的喜怒无常
作者:暂无 来源:出版人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去明朝看风景》骤升与屠杀:朱元璋的喜怒无常
明朝的建立:从放牛娃到皇帝的朱元璋
作者:刘俊昌  来源:初中生辅导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修改意见  治官  明朝  朱元璋  意志  中国历史  皇帝  毛泽东  红巾军  小明王 
描述: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是位很引人关注的人物。明史学者吴晗写过《朱元璋传》,毛泽东对这部传记提过修改意见。朱元璋传奇的人生和独特的个性、坚韧的意志和用人的策略、专制的权术和威猛的治官,都令人好奇,引人深思。
对重刑主义之思考--以明朝朱元璋时期为视角
作者:李淼  来源:科教文汇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双刃性  重刑主义  重典 
描述:重刑主义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明代朱元璋时期的刑法尤为集中地体现了这一思想,朱元璋“重典”的教训,我们应当汲取,以纠正我国立法与司法实践中的重刑倾向,破除“刑罚万能”论,真正实现刑法在现代社会中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