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8)
按栏目分组
人物名家 (8)
按年份分组
2016(3)
2015(1)
2013(1)
2012(1)
2010(1)
1981(1)
按来源分组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同舟共进(1)
金田(1)
智力(普及版)(1)
杂文月刊(文摘版)(1)
意林文汇(1)
金秋(1)
读者(1)
相关搜索词
相关关键词(TOPN)
朱元璋治国
作者:吴晓波  来源:读者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蒙古人  朱元璋  皇帝 
描述:朱元璋,乞丐出身,当上皇帝是在1368年。此前的200多年,汉人受尽了外族的压迫和侵略,先是南宋偏安百余年,再是蒙古人统治98年。所以。当上皇帝后,他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让国家稳定下来。
朱元璋如何让元朝蒙冤
作者:叶之秋  来源:金秋 年份:201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一官  蒙古人  四道  举贤任能  民族歧视  南人  宋子贞  元史新编  人差  张文谦 
描述:说到蒙古建立的元朝,很多人都认为元朝奉行的是民族歧视政策,比如把人分成四等,蒙古人是第一等,色目人第二等,原来金国领地的汉人是第三等,原来南宋领地的汉人是第四等——也叫“南人”。还有一种说法是,元朝把全国人民分成十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兵、六农、七匠、八倡、九儒
朱元璋为什么要删《孟子》一书?
作者:张宏杰  来源:意林文汇 年份:201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原典  中原汉人  蒙古人  临御  四夷  天命观  便殿  钱唐  告天文  不知道 
描述:“罢孟”洪武五年的一天,朱元璋坐在便殿读《孟子》。和所有皇帝一样,朱元璋也提倡孔孟之道,但是说实话,当初由于军政繁杂,对于《论语》、《孟子》这些经典,他并没有系统研读,如今天下已定,他也有兴致来阅读一下原典。不读不知道
朱元璋为什么要删《孟子》?
作者:张宏杰  来源:杂文月刊(文摘版) 年份:201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臣  寇雠  民为贵  中原汉人  蒙古人  临御  四夷  便殿  新王朝  告天文 
描述:“罢孟”洪武五年的一天,朱元璋坐在便殿读《孟子》。读着读着,朱元璋眉头越皱越紧。终于,把书一摔,大声说:“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焉?”那意思是说,这老头要是活到今天,还活得了吗?原来朱元璋读到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建立明朝的布衣皇帝朱元璋(上)
作者:红马童书  来源:智力(普及版)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元朝  明朝  蒙古人  统治  朱元璋  农民起义  皇帝  老百姓 
描述:十三世纪到十四世纪的一百年里,中国处在元朝的残暴统治下,百姓们的日子很不好过。本来是穷老百姓一名的朱元璋(1328~1398)发动农民起义,推翻了蒙古人的统治,建立了明朝,成了明朝的开国皇帝。
从布衣皇帝朱元璋说起
作者:张学伟  来源:金田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太祖  蒙古人  朱元璋  欧亚大陆  中国历史  发挥作用  皇帝  做强做大  依法治国  积极因素 
描述:发挥作用的结果。抱怨时运不好,是对自己无能的掩饰。这种道理,古今皆然。 比如,十三世纪,蒙古人曾经横扫欧亚大陆,并在1279年灭掉南宋,建立元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朱元璋为什么删《孟子》
作者:张宏杰  来源:同舟共进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元朝  统治者  商纣王  洪武  蒙古人  朱元璋  农民起义  天命观  皇帝  孟子 
描述:罢孟洪武五年的一天,朱元璋坐在便殿读《孟子》。和所有皇帝一样,朱元璋也提倡孔孟之道,但是说实话,由于军政繁杂,对于《论语》、《孟子》这些经典,他并没有系统研读。如今天下已定,他也有兴致来阅读一下原典。不读不知
对朱元璋做皇帝的评价
作者:项昫  来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元朝  蒙古人  朱元璋  地主阶级  中国封建社会  农民起义军  蒙古贵族  知识分子  民族矛盾  元末农民起义 
描述:,首先表现在枉纵歧视汉人,不许蒙古人仿学汉人的风俗,不许蒙古人和汉人通婚,不许蒙古人同汉人交往。甚至把各族人民分为四等,即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等级极为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