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08)
会议论文(13)
报纸(10)
图书(4)
学位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山水风物 (84)
人物名家 (42)
(5)
(3)
(2)
(1)
按年份分组
2015(17)
2013(14)
2011(7)
2009(13)
2000(2)
1992(1)
1991(2)
1990(2)
1948(3)
1946(1)
按来源分组
中国建设(2)
中国建社(2)
贵州日报(1)
晚晴(1)
党政论坛(干部文摘)(1)
时代发现(1)
报刊荟萃(非常关注)(1)
政府法制(1)
莱西市情(1)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应用
作者:丁广贵  来源:热带医学杂志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桡动脉  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造影 
描述:目的探讨经皮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于明光市人民医院内科住院行选择性CAG和/或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PCI)的患者
宫腔镜治疗子宫肌瘤围手期的护理
作者:范从玲  来源:医学信息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围手术期  子宫肌瘤  宫腔镜  护理 
描述:目的 总结宫腔镜治疗子宫肌瘤围手期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行宫腔镜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及围期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后
剖宫产中产后出血抢救护理配合体会
作者:李晶  来源:安徽医学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护理配合  剖宫产  抢救  产后出血 
描述:目的总结剖宫产中产后出血的抢救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4年的540例剖宫产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总结抢救护理配合体会。结果剖宫产中产后出血患者20例,发生率3.7%。经抢救
探讨计划生育手感染的预防措施
作者:颜光长  来源:求医问药(下半月)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手术感染  防治  计划生育  措施 
描述:目的:探讨分析预防计划生育手感染的措施,旨在为降低计划生育手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提高其生活与生存质量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实施计划生育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围期对其实
辅助化疗结合手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吴志勇  来源: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  外科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生存率 
描述:目的探讨手结合辅助化学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明光市人民医院2008年3月至2009年11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9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55例)接受单纯手治疗,观察组
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26例
作者:张泽莉 王倩 舒秀亮 范丛玲  来源:蚌埠医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宫腔镜电切术  子宫疾病  子宫黏膜下肌瘤 
描述: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方法:46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分为宫腔镜电切(宫腔镜组)26例,剖腹手(剖腹组)20例。比较2组手时间、中出血量、肛门排气
治疗小儿鼾症的临床体会
作者:季魁 陶兆曦  来源: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小儿鼾症  临床体会  手术治疗 
描述:目的:总结手切除扁桃体和(或)腺样体治疗小儿鼾症的临床经验。方法:对125例鼾症患儿在全麻下施行经口径路扁桃体剥离与在70?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结果:手术后无并发症,125例患儿均取得较好效果
妇科腹腔镜手965例并发症分析
作者:廖玲 张泽莉 欧红  来源: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腹腔镜  妇科手术  手术并发症 
描述: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并发症的相关情况,寻求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方法,降低并发症的危害。方法对明光市人民医院2008年7月-2012年6月965例腹腔镜手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封闭式负压引流的管道护理进展
作者:王秀芳 房友红 贾小娴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负压引流  封闭  护理 
描述: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是21世纪创面治疗的前沿技术,使创面治疗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它把传统的负压引流与封闭性敷料相结合,通过仪器在创面形成负压,产生机械和生物学效应,从而促进创面的愈合[1]。它的优点是
室护士锐器伤现状和预防措施的探讨
作者:余素芳  来源:心理医生(下半月)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预防措施  锐器伤  护士  手术室 
描述:了解手室护士的锐器伤现状和职业安全意识,探讨职业安全管理模式手室护士锐器伤发生率高,规范化锐器使用率低,标准预防有待加强,应该健全职业安全制度,加强医护人员职业防护,以促进医疗职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