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朱元璋对子的传说
作者:谈山雨  来源:中学生天地 年份:1986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朱元璋对子的传说
朱元璋“洋相”
作者:凌育云  来源:中山日报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朱元璋平素酷爱书法,可练字长进不大,但周围的人却都奉承他的字写得好。朱元璋想真正了解自己究竟写得怎样,年底,他装扮成落魄文人,挨家挨户为店主书写对联。正月初一,他暗中派人查看,结果他所写的61幅对联,只有1幅被倒贴了出来。原来,店主们都觉得那字写得实在太糟,惟一倒贴对联的还是个目不识丁的主儿。朱元璋
养蟹养大“买卖”
作者:钱永言  来源:新农村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年销售额  富裕  养殖水面  养蟹  特种水产养殖  公司规模  螃蟹  创办  明光市  农民 
描述:养蟹养大“买卖”
朱元璋联索对
作者:王国生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年份:200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对联  明朝  朱元璋  生平 
描述:朱元璋联索对
朱元璋对选官
作者:王金生  来源:民间对联故事(下半月)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朱元璋对选官
朱元璋对选官
作者:王金生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下半月)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太祖  对联  春联  朱元璋  出游  撰写  演变  选拔  国子监  发展过程 
描述:在对联的演变发展过程中,明太祖朱元璋功不可没。他不仅大力倡导过年贴春联,还身体力行,撰写了多副传世妙联,甚至以此考察和选拔官员。有一年正月,他乘兴出游,在一酒楼里遇到了来自重庆府的国子监老监生福通,朱元璋联考之,曰:
明光云洞的传说
作者:暂无 年份:2019 期刊类型 :图片
描述:在明光西北约40里的石门口西北有一奇特的自然景观。山腰石崖上有一道裂缝,宽约一尺,长约七尺,深不可测。裂缝两边石壁如烟熏火烧一般,用手擦摸,手上会有一层黑灰。这裂缝中常常冒出黑烟,远看如云。每当有黑烟冒出时,天就会降雨,黑烟的浓度,烟云的大小和雨量的大小成正比。曾有放牛的孩子将斗笠盖在裂缝上,冒出的黑烟竟把斗笠顶于云上,悬空打转。这本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千百年来老百姓相传着这样一个。 很久以前,太白金星李长庚在此居住、修炼,山坡上有一石砌的炼丹房。炼丹房里有四个道童轮流着日夜不停地往丹炉里添柴,因炼一炉丹需七七四十九个昼夜烈火烧炼,所以还有四个道童终日在山上打柴。据说这丹丸能助人得道,早日成仙,这叫"银丹"。还有一种叫"金丹"需炼九九八十一天。这"金丹"能使人长生不老,百病不侵。 四个烧火的道童中有年龄稍大一点的叫青牛。岂不知青牛用心良苦,在装最后一粒丹丸时,他将早就准备好攥在左手一粒与丹丸大小、形状差不多的石子装进丹葫芦里,瞒过了师傅。 九九八十一天已到,又是熄火、停炉、取丹了。青牛仍老招再用,瞒过师傅,取了一粒金丹。青牛服用后更是功力倍增,一个人偷偷进山试功,竟有腾云驾雾之能。 日后,这青年成了老子的坐骑。有一日老子骑青牛路过石门山时,青牛想起偷吃仙丹被师傅被贬罚为牛。但毕竟还是师徒一场,青年拼命向山上跑,气得老子真跺脚,这一跺脚,竟在一块大石头上留下了一个大大的脚印。
“摔”的另一片天空
作者:李明伟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摔”的另一片天空
土地流转“转”丰收图
作者:王洪  来源:中国农垦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机械化  喷药  土地流转  农场  生态化  再造  农业发展  水稻  工厂化育秧  农村 
描述:"走出去,向农村流转土地,再造一个农场",是安徽方邱湖农场今年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一句响亮口号。经过多次考察,农场与滁州明光市明西后薛村很快结缘。3月底双方签下流转协议,5月份"方邱湖农场明西分场"挂牌。5月下旬开始水稻工厂化育秧,6月上旬开始插秧、喷药、化除,全程都是机械化,管理实施生态化(防
朱元璋狠招惩治官员
作者:胡玉梅  来源:养生保健指南(上)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朝  朱元璋  历史  官员 
描述:泥腿子皇帝朱元璋,在南京好不容易坐定江山。为了守住江山,他想出了一系列招数来管理官员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