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明初朱元璋重典治吏思想特点及其得失评价
作者:王巧慧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初  朱元璋  重典治吏  官吏 
描述:本文对明初重典治吏制度的内涵、实施历史背景、原则、特征、措施、积极的意义以及自身的局限性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探讨,对我国目前的防腐倡廉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朱元璋的悲剧:明初制度设计与现实的背离
作者:黄阿明  来源:探索与争鸣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制度设计  现实  朱元璋  悲剧  背离 
描述: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精心设计了一整套国家典章制度。在现实中,这套制度框架基本全部被修正,与其设计的初衷发生严重背离。从长时段来看,不能不说朱元璋是一个悲剧人物。
朱元璋疑忌心态与明初功勋群体的覆灭
作者:杨现昌  来源: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元璋  覆灭  疑忌心态 
描述:作为人的心理素质的一种表现,心态是内含的、时常起作用的心理因素,往往会影响人的情绪和言行。朱元璋在长期、独特的人生历程中所形成的疑忌心态,经常影响着他的行为,并使他在诛杀功臣的过程中起了扩大化作用。
朱元璋的个性特点与明初法律制度
作者:王轶虹  来源:探索与争鸣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个性特点  朱元璋  法律  人生经历 
描述:出身贫贱,崛起于草泽之间的朱元璋,其苦难的经历以及对元末群雄混战中权力之争和封建王朝治乱兴衰经验教训的总结,且基于巩固朱氏皇朝万世一统的雄心大志,均成为塑造了他心理的矛盾和性格的多疑之因素,而这种个性特点也在明初的法律设计上留下了以重典、治吏和非人格化为特征的深刻烙印。
朱元璋的孔孟情结与明初民本政策
作者:滕新才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朝  朱元璋  民本政策  孔孟情结 
描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着浓厚的孔孟情结。建国前他对孔孟之道极度推崇,建国后则随着专制集权的加强,个人独裁意识急剧膨胀,一度想动摇孔孟的精神领袖地位,终以失败收场,不得不做出适当的退让。这在朱元璋几十年政治生涯中不过是一朵小小的浪花,却促使他在治国理民的策略上反复权衡,一手抓经济开发,一手抓文化建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重。
朱元璋的教育思想与明初的教育发展
作者:万明  来源:安徽史学 年份:199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太祖实录》  科举  《明史》  少数民族地区  朱元璋  学校教育  国子监  中央官学  教育思想  文武兼备 
描述:朱元璋的教育思想与明初的教育发展万明明太祖朱元璋虽然出身贫寒,但他在有明之初即“谓天下可以马上得,不可以马上治,于是大兴文教,宠四方。”①他总结历朝封建统治的经验教训,建立起明代教育体制的整体架构。其教育思想,推动了明初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特色。一早...
明初朱元璋的为政措施及其指导思想
作者:牛建强  来源:洛阳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代初期  指导思想  朱元璋  民族思想  为政措施 
描述:明初朱元璋的为政措施及其指导思想
明初监察制度看朱元璋的制衡思想
作者:常缨  来源:太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元璋  监察制度  制衡思想 
描述:明初洪武年间朱元璋建立监察制度,其监察机构监察职能的实施,反映了朱元璋的制衡思想,这一思想有利有弊,其相互监督,独立行使监察权,廉洁官吏队伍的作法在客观上使洪武朝吏治焕然,并为明前期的政治清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明初缘何无巨贪——从朱元璋重刑治贪谈起
作者:孙新军  来源:山东人大工作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刑治  明初  朱元璋  《大明律》  《明大诰》  法制建设  惩治力度  吏治腐败 
描述:朱元璋出身寒微,长于乱世,饱受官吏贪赃枉法、欺压百姓之苦。他曾说:"每见州县长吏多不恤民,往往贪财好色,饮酒废事,凡民疾苦视之漠然,心实怒之。故今严法禁,但遇官吏贪污蠹害百姓者,罪之不恕。"所以,朱元璋于1368年登上皇帝宝座后,吸取元朝昏乱、法度不行、吏治腐败的灭亡教训,着手进行法制建设,
明初土家族土司的归附与朱元璋“经原官授之“
作者:田敏  来源:贵州民族研究 年份:200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司  土家族 
描述:本文结合元末明初朱元璋对西南地区的统一战争,论述了土家族土司对朱元璋的归附以及朱元璋对诸土司的处置策略。对其中一些记载不一的归附时间、所设土司的头衔等问题作了相应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