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9)
报纸(2)
按栏目分组
人物名家 (10)
山水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2(1)
2006(5)
2005(2)
1999(3)
按来源分组
公益时报(1)
四川统一战线(1)
新华月报(1)
行政人事管理(1)
先锋队(1)
台湾工作通讯(1)
南方人物周刊(1)
钟山风雨(1)
晚报文萃(1)
农村财政与财务(1)
浅谈如何完善小型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
作者:朱献忠  来源:农村财政与财务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党中央  中共中央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管理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  明光市  安徽省  国务院 
描述: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2011年下发的中共中央“一号文件”,进一一步加强了对这项工作的指导。现结合安徽省明光市实际,谈谈如何解决现存问题,进一步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
汪道涵:隔着海峡握手
作者:暂无 来源:晚报文萃 年份:200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共中央  京剧  上海交通大学  市长  江泽民  上海市  新加坡  海峡两岸关系  中国共产党  汪辜会谈 
描述: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原中顾委委员,中共上海市委原书记、上海市原市长汪道涵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12月24日7时12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0岁。
汪道涵的传奇人生
作者:冯励中  来源:钟山风雨 年份:200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共中央  台湾  国民党  上海市  抗日根据地  海峡两岸关系  浦东新区  党组织  汪辜会谈  中国共产党 
描述:汪道涵的传奇人生
汪道涵与江泽民的师友情谊
作者:陈晓守 蒯乐昊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年份:200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学勤  意识形态  中共中央  评价  总书记  江泽民  上海市  上海经济  周恩来  汽车制造厂 
描述:《江泽民传》,作者库恩评价江汪关系时说:“汪道涵与江泽民之间终身不渝的友谊,改变了二人的生活”现在来看,这种终身不渝的友谊也改变了开放年代中国的历史学者朱学勤把汪道涵的故去类比于30年前周恩来的辞世。“周是不分意识形态、不分政党,几乎是全球同悲的一个伟人。”朱学勤觉得直到现在人们也没有好好地琢磨和反省过,为什么周恩来的去世,不仅
汪道涵同志送别仪式在上海举行
作者:暂无 来源:台湾工作通讯 年份:200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同志  中共中央  优秀党员  汪道涵  上海市  送别  海峡两岸关系  仪式  共产主义战士  中国共产党 
描述:和逝世后,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等同志,前往医院看望或通过各种形式对汪道涵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亲属表示深切慰问。受中共中央委托,
师生情谊 终身不渝——记汪道涵与江泽民的忘年之交
作者:综文  来源:先锋队 年份:200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朱学勤  中共中央  评价  友谊  江泽民  上海市  上海经济  中国  周恩来 
描述:《江泽民传》作者库恩评价汪江关系时说:“汪道涵与江泽民之间终身不渝的友谊,改变了二人的生活。”现在来看,这种终身不渝的友谊也改变了开放年代中国的历史。
汪道涵,架一座通向彼岸的桥
作者:肖霄 吕萍  来源:行政人事管理 年份:199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事务办公室  中共中央  共产党员  国家安全  象征性人物  海峡两岸关系  对台工作  “汪辜会谈”  领导人  邓小平 
描述:1998年10月14日,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一行飞抵上海,与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会晤。这是自1993年在新加坡举行的首轮“汪辜会谈”之后,海峡两岸两位重要人物的“第二次握手”。5年前第一次“汪辜会谈”后,汪道涵曾说过:“有人注意到我们双方在有些问?..
汪道涵--架一座通向彼岸的桥
作者:肖霄 吕萍  来源:新华月报 年份:199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政治生涯  中共中央  共产党员  江泽  国家安全  象征性人物  皖北抗日根据地  海峡两岸关系  对台工作  汪辜会谈 
描述:汪道涵--架一座通向彼岸的桥
汪道涵:构筑两岸关系的“象征性人物”
作者:肖霄 吕萍  来源:四川统一战线 年份:199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共中央  共产党员  国家安全  两岸关系  象征性人物  皖北抗日根据地  对台工作  海峡两岸关系  “汪辜会谈”  进出口管理委员会 
描述:《文汇报》的一则消息引起了海外各界的极大关注。消息说:“中共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日前已完成人事改组,中共中央总书记
汪道涵的“民间”往事
作者:程芬  来源:公益时报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发挥余热  人员往来  中共中央  八十年代  台湾  两岸关系  民间力量  宋庆龄  汪辜会谈  基金会 
描述:$T曾经官至上海市市委书记和市长,八十年代主政上海期间建树颇多,最终却以一个“协会会长”的民间身份留名于民族统一大业的史册$E从一个人的身后事通常能掂量出这个人生前的分量,而在当今,媒体态度更是反映一个人政绩如何的晴雨表。2005年12月24日7时12分,90岁高龄的汪道涵在上海逝世,两岸三地媒体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