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8)
报纸(1)
按栏目分组
人物名家 (9)
按年份分组
2015(1)
2014(1)
2010(1)
2007(1)
2006(3)
2005(1)
1998(1)
按来源分组
安徽日报(1)
制冷技术(1)
法律与生活(1)
报刊荟萃(1)
晚报文萃(1)
党政论坛(干部文摘)(1)
福建党史月刊(1)
大江南北(1)
上海土地(1)
学习、弘扬汪道涵同志的崇高精神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土地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汪道涵  上海交通大学  台湾研究  名誉会长  上海市  崇高精神 
描述:汪道涵同志是上海市土地学会创会开始的名誉会长。他逝世一周年了.为了纪念他.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台湾研究会、上海东亚研究所、上海台湾研究所联合举行《学习、弘扬汪道涵崇高精神——怀念汪道涵座谈会》。[第一段]
纪念汪道涵百年诞辰
作者:刘苏闽  来源:大江南北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地下工作  副主任  华东军区  县委书记  汪道涵  上海交通大学  抗日民主政权  百年诞辰  政治对话  机械工业部 
描述:纪念汪道涵百年诞辰
江泽民与汪道涵
作者:暂无 来源:福建党史月刊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壮烈牺牲  戴锡  汪道涵  青在  英雄事迹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地区  安置工作  并肩战斗  张爱萍 
描述:1976年7月唐山发生强烈地震,波及北京。当时身为一机部外事局主要负责人的江泽民全身心投入到职工的生活安置工作中。而他本人却没搭地震棚,就借住到汪道涵的家里。江泽民和汪道涵是上海交通大学的校友,汪道涵比江泽民年长11岁。江泽民的养父江上青在抗日战争岁月里和张爱萍并肩战斗过,后不幸壮烈牺牲。汪道涵在张爱萍领导下的华东地区工作,非常崇敬江上
汪道涵的故乡情
作者:汪夕茹  来源:党政论坛(干部文摘)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故乡  家乡  卢沟桥事变  抗日救亡  民主政府  上海交通大学  明光  发展变化  中国共产党  社会主义建设 
描述:汪道涵自幼聪慧好学,在父亲创办的明光小学和初中读书,后以优异的成绩被南京东南大学附中高中部录取,1932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他在学校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他毅然投笔从戎,全家奔赴延安,走上抗
汪道涵:隔着海峡握手
作者:暂无 来源:晚报文萃 年份:200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共中央  京剧  上海交通大学  市长  江泽民  上海市  新加坡  海峡两岸关系  中国共产党  汪辜会谈 
描述: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原中顾委委员,中共上海市委原书记、上海市原市长汪道涵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12月24日7时12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0岁。
汪道涵:隔着海峡握手
作者:暂无 来源:报刊荟萃 年份:200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京剧  上海交通大学  国民党  江泽民  上海市  新加坡  两岸交流  海峡两岸关系  汪辜会谈  中国共产党 
描述: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原中顾委委员,中共上海市委原书记、上海市原市长汪道涵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12月24日7时12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0岁。
汪道涵:斯人已乘黄鹤去
作者:暂无 来源:法律与生活 年份:200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协会  安徽嘉山  发展进程  上海交通大学  高层  海峡两岸关系  黄鹤楼  汪辜会谈  接触  历史性突破 
描述:汪道涵:斯人已乘黄鹤去
上海交通大学《夏安世教授教育基金会》简介——由汪道涵同志亲笔题词的《夏安世教授教育基金会》
作者:暂无 来源:制冷技术 年份:1998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教育基金会  上海理工大学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地区  优秀学生  低温技术  西安交通大学  制冷与低温工程  专业教育 
描述:成立于1996年4月8日。基金会旨在发展我国制冷事业、培养制冷人材,以缅怀我国已故的制冷与低温技术专业教育创始人夏安世教授。
学生时代的汪道涵
作者:张月兵  来源:安徽日报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国民党政府  请愿示威  上海交通大学  学生时代  抗日救国  共产党宣言  读书会  初级中学  南京 
描述:编者按德隆望重的汪道涵,是我省明光市人(原嘉山县)。他曾任上海市市长5年,退居二线后,又一直担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以祖国统一大业为己任的汪道涵于12月24日在上海仙逝,消息传出,天地同悲。为了追念这位安徽的先贤,本报特刊此文,披露其学生时代孜孜求学、追求革命的事迹。汪道涵祖籍徽州,1915年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