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朱元璋与洪武文坛生态
作者:马大勇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洪武  知识阶层  古典文学  朱元璋  汉民族  文坛  文学史  生态 
描述:从文学史运程的一般规律来推测,明初朱元璋执政的洪武三十年(1368—1398),本应是古典文学获得大发展、从而走向另一个高潮的时期。在朱元璋的领导之下,统踞中原将近一世纪的蒙元朝廷被起义大军追亡逐北,驱入大漠,汉民族重新把持最高政权,盛世气象初见端
朱元璋的待士与洪武年间的文人政策
作者:贾继用  来源:菏泽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人政策  朱元璋  待士 
描述:从起事之初到明王朝建立之前,朱元璋为了争取士人的支持,更为了争夺天下,一意广揽豪杰,礼遇文士,所谓"明祖重儒"。明朝建国之后,朱元璋的待士态度悄然发生变化,改"重"为"驭",立"士不为君用"之法,所谓"明祖驭儒"。从"重"到"驭"表明了洪武年间一系列的文人政策已基本形成。
陈梧桐《洪武大帝朱元璋传》简介
作者:杨润平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洪武  治学思想  朱元璋  梧桐  简介  学术创新  学术界 
描述:陈梧桐先生《洪武大帝朱元璋传》的出版,在学术界引起对朱元璋研究的新关注,一些学者称赞它超越吴晗(王春瑜);是十年辛苦,坐冷板凳的功夫(张德信、彭勇);全、深、实、活,学术创新和治学思想令人震撼(高寿
超越吴晗《洪武大帝朱元璋》读后
作者:王春瑜  来源:集美校友 年份:2006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超越吴晗《洪武大帝朱元璋》读后
朱元璋洪武初年土地法令析论
作者:王晓天  来源:求索 年份:200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听为己业  朱元璋  土地法令 
描述:朱元璋洪武初年颁布的土地法令具有两重内容:“听为己业”与复业业主“拨补其田”。它体现了农民起义以后地主阶级新王朝建立以后实行的一种让步政策。由于它承认了元末农民起义后土地关系的新变化,从法律上承认了自耕农半自耕农的地位,明确了产权,因而促进了明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洪武大帝朱元璋传》写作札记
作者:陈梧桐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征  政治  三个时期  朱元璋  中央集权  明中后期  封建化  文字狱  封建专制  明王朝 
描述:洪武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开始引起我的兴趣,纯出于偶然的因素。那是在十 年大动乱当中,我和所在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同事,从北京被下放到设在安徽 凤阳的“干校”,去接受“再教育”。那儿正好是朱元璋的故乡和曾被他定为明中 都的地方,这使我能有机会探寻明中都遗址和同朱元璋有关的历史遗迹,走访当
朱元璋的乡治理想与洪武年间的乡政
作者:余兴安  来源:史学集刊 年份:198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洪武年间  基层社会  乡治  朱元璋  体现出  封建统治者  乡政  封建皇帝  粗线条  代表性 
描述:如何对广袤的乡村进行统治,这是我国历代封建统治者都不敢忽视的问题,明初,朱元璋对此曾作过认真的思考并在其施政中体现出来。本文试图就此问题作一粗线条的描述,藉以说明这位颇具代表性的封建皇帝究竟想在他统治的基层社会建立一种怎样的“秩序”,以及这一“秩序”的特色、影响和其本身的命运。
朱元璋研究的推陈出新——评《洪武大帝朱元璋传》
作者:余同元 黄康健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元璋  《洪武皇帝大传》  比较研究  《洪武大帝朱元璋传》 
描述:明史专家陈梧桐教授先后著有《洪武皇帝大传》和《洪武大帝朱元璋传》,后者在朱元璋研究的史料发掘与考证、研究领域扩展与内容补充,以及朱元璋历史功过的客观评价等方面所取得了一系列新成就。
洪武皇帝朱元璋与孤庄村三户农民(下)
作者:夏玉润  来源:紫禁城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皇陵  中国古代史  洪武年间  朱元璋  凤阳县  皇帝  新书  刘氏  于洪武  农民 
描述:六报答旧恩朱元璋称帝后,对刘、汪、赵三家及孤庄村20家亲邻们进行了报答。在《凤阳新书?刘继祖传》一文中,编纂者用眉批的方式,记录了六次报答,文称"六报",现记述如下:一报:前文已叙,刘英投奔朱元璋时,朱元璋"解佩剑
洪武皇帝朱元璋与孤庄村三户农民(上)
作者:夏玉润  来源:紫禁城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皇陵  洪武  濠州  朱元璋  凤阳县  碑文  皇帝  郑振铎  五四  农民 
描述:在今天的安徽省凤阳县明皇陵内,有一块形制巨大的皇陵碑,碑文是由朱元璋亲自撰写的。朱元璋将这篇碑文授于诸子熟读,让子子孙孙"知保富贵"。万历皇帝曾"览之数遍,不胜感痛"。明朝郎瑛"伏读御制集中皇陵碑文,未尝不三叹三颂而已"。郑振铎亦云《皇陵碑》"是篇皇皇大著,其气魄直足翻倒了一切的记功的夸诞的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