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3)
按栏目分组
山水风物 (3)
按年份分组
1995(2)
1994(1)
按来源分组
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学(2)
实用寄生虫病杂志(1)
相关搜索词
相关关键词(TOPN)
七里湖综合治理前后血吸虫病疫情纵向分析
作者:何家昶 解光应 叶昀 王学贵 汪根稳 朱保庚 吴维铎 徐伏牛  来源: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学 年份:199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钉螺  灭螺  疫情  流行区  不同阶段  综合治理工程  感染率  人群感染  通江湖泊  血吸虫病 
描述:七里湖原为安徽东至县境内长江南岸的一个季节性通江湖泊。由20个大小湖泊、186个大小湖汊组成。总面积400.4km~2。历史上是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区。据文献记载,1916~1949年的33年同,沿湖120个村庄被毁灭,3000多人死于血吸虫病,1700亩良田
东至县七里湖江外滩钉螺及阳性钉螺分布的研究
作者:何家昶 吴维铎 王恩木 徐连发 高风华 朱传刚 梅继德 徐伏牛 解光应 檀兵 王学贵 汪根稳  来源:实用寄生虫病杂志 年份:199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钉螺  植被  分布  滩地 
描述:采用本统抽样法,调查了乐至县七里湖江外滩钉螺及阳性可螺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芦滩活螺密度及活螺框出现率明显高于早滩、柳林滩及杉不意杨滩;退垦还滩20年的芦滩和草滩钉螺密度及活螺框出现率仍低于历史芦滩和草滩,但同时退垦的芦滩活螺密度及活螺框出现率明显高于草滩;阳性钉螺的分布与滩地野粪污染程度有关。上述结果为滩地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资料。
七里湖综合治理十年后沿江居民血吸虫感染现状调查
作者:周利 何家昶 王恩木 高风华 吴维铎 徐伏牛 檀斌 解光应 王学贵 汪根稳 叶昀  来源: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学 年份:199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改造工程  综合治理  居民  文化程度  血吸虫感染  感染率  接触疫水  感染度  主体工程  血吸虫病 
描述:七里湖为沿江一较大湖泊,原呈冬陆夏水状,历史上为血吸虫病重疫区。1974年,东至县动用20万民工,耗资1526.3万元进行综合治理,1976年主体工程竣工,使400.4万m~2的湖区变为内陆,彻底改变了原来面貌。至1982年,改造工程基本完成,钉螺面积从治理前的3200万平方米降至292万平方米,减少了90.8%;原沿湖3个村的居民感染率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