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动态
钱杆舞
作者:暂无 年份:2019-07-17 数据类型 :图片
描述:钱杆是用一根1米左右长的小竹杆,在两头串上铜钱的一种活动器材。钱杆舞俗称“打钱杆”,表演者手持钱杆中部,有节奏地轮番击打自己的肩、背、腰及四肢,或打击地面,独舞,或与他人对打或集体表演都可以。打击时,表演者可以边跳边唱,气氛热烈而欢腾,铜钱在中空的竹节中相互碰击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既有铿锵的金属声,又有含蓄的竹器声。是柳巷地区自古以来在丰收、喜庆时自娱自乐的一种文化活动。   “打钱杆”不仅好听、好看,更主要的是通过打击身体不同的空位,在舞动时,肩、背、腰及四肢都能得到活动,达到锻炼身体、丰富文化生活目的。近年来,在柳巷镇及明光城区得到了锻炼者的钟爱;跳钱杆舞已成为明光晨晚练点一道亮丽的风景。为挖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丰富全民健身项目,明光市体育局、柳巷镇人民政府,抽调专业技术人员,自编了第一套钱杆操和舞,并在明光市第四届运动会闭幕式上进行表演,钱杆操、舞正式登上政府舞台。 表演内容着重表现节日欢快的心情。铿锵的锣鼓声中,每两人一组,计十组男女手持钱杆,鱼贯出场,走园、绕八,摆雁成方后,再全体退场,笛声响起,分组出场表演。表演形式繁多欢快,走可打,跳可打,朝前走打,退后绕打,于场中打,男单打,女单打,男女对打,头、肩、胸、背、腿、脚均可击打,并可摆出各种造型,随锣鼓、笛音,掀起场内外一阵阵的欢悦高潮。 服饰方面,男性,对襟白褂、红裤、头扎白毛巾、白鞋;女性穿大戏衣、黑彩兜、戴头花、白鞋、绿裤。钱杆原为竹制,改现为直径约2.5毫米的钢管,长约1.2米,管上均剖六个长约4公分,宽约1公分的孔,孔中置三个大铜钱,被孔两边穿过的铁丝串住,哗哗作响,杆两头装饰红、黄、绿、蓝羊毛线,每孔之间用彩色电胶布为裹起隔开。 舞乐以锣鼓、笛子伴奏为主。目前,传承人已培养少儿数十人。春节期间、民间喜庆日,明光城市乡村,都有钱杆舞、操表演者的活跃身影。
明光剪纸
作者:暂无 年份:2019-07-17 数据类型 :图片
描述:明光的民间剪纸起源于古人祭祖祈神的思想,根植于民间生活,是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剪纸作为流传于我国民间的一种传统艺术,亦称为平面镂花艺术,采用剪、刻、锉、撕与烫烙等创作技法,以玲珑剔透的纸感语言和强调影廓线条的艺术造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式样。 通过临剪、重剪、画剪,描绘自己熟悉而热爱的人物,自然景物,鱼虫鸟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楹联佳句,以致最后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信手剪出新的花样来。在明光的民间手工艺术中,这样的剪纸能手不少,如朱明位、杨菲、张曦如、朱永梅、吕芳等,他们是剪纸艺术作品的创造者,也是明光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者。
明光民歌
作者:暂无 年份:2017-08-07 数据类型 :图片
描述:津里是明光的民歌之乡。津里民歌源远流长,至于何时产生,乡民们只能说:“那早喽,老几辈子前就传下来了。”津里民歌丰富多彩,从内容上说耕田时有歌,播种时有歌,插秧时有歌,收获时更有歌。田里有田哥,山上有山歌,湖上有渔歌,就连放牛娃也能唱上开心的牧歌。从形式上说,有独唱、合唱、对唱、领唱、和唱、齐唱等。
抹山庙会
作者:暂无 年份:2017-08-07 数据类型 :图片
描述:抹山位于明光市西北5公里,整个风景区处于明东街道办事处境内,占地6000多亩,曾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诞生地,素有“帝王之乡”和“灵迹村”美誉。抹山风景区最高海拔81.6米,长约5公里,宽1.5公里,呈南北走向,位置独特,三面环水,风光秀丽,是观光、旅游、休闲的理想场所。为充分发挥抹山资源优势,明光市从2006年起,每年都要举办一次庙会。通过举办抹山庙会,传承历史,打造帝乡文化,推动明光市旅游业发展,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活跃商品经济,把明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端鼓
作者:暂无 年份:2017-08-07 数据类型 :图片
描述:明光端鼓是流传于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的汉族曲艺演唱表演形式,作为一种以祈福纳瑞的汉族民俗仪式;通过以舞蹈的形式表演出渔家儿女辛勤劳作,祈盼幸福、喜获丰收的场景,曲调委婉动听、男女舞姿优美,给人以赏心悦目之美感,形成了独特的渔家文化。端鼓因其演唱时所用的伴奏用鼓而起名为端鼓。在由艺人自己制作的各种神怪故事、殿堂庙宇、福、禄、寿、禧等剪纸作品布置的背景下演出,以形成一种独特的气氛。入选安徽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丰收锣鼓
作者:暂无 年份:2017-08-07 数据类型 :图片
描述:“丰收锣鼓”是独有的民族打击乐曲种,发源于明光市潘村镇紫阳南刘庄一带,是流行于皖苏两省,明光、五河、盱眙、泗洪等地。“丰收锣鼓”在民间孕育而生并繁衍发展。明未清初,“丰收锣鼓”(小五番)的第一代传承人程开学的父亲在民间小戏班做鼓乐手,由于战乱回家务农,又逢荒灾。他就带上家人,手持锣鼓沿途乞讨渡日。战乱荒灾过后,回到故里,开始整理鼓谱,并行成了起初的“丰收锣鼓”。
流星赶月
作者:暂无 年份:2017-08-07 数据类型 :图片
描述:被列入省非遗保护名录的民间舞蹈《流星赶月》,是明光市石坝镇津里村独有的民间舞蹈。近年来,在非遗传承人谭建老人的热情传授下,“流星赶月”得以薪火传递。相传道光年间,当地艺人根据传说二十星宿保刘秀下南阳的故事,编排了有故事情节的舞蹈表演。伴着铿锵的锣鼓,演员们踏着轻盈飞快的脚步,转动两端装有空心花球的木柄,飞光流莹,热烈而欢快,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