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3)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山水风物 (4)
按年份分组
2006(2)
1985(2)
按来源分组
地质通报(2)
青海国土经略(1)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
相关搜索词
相关关键词(TOPN)
安徽地层志 前寒武系分册
作者:安徽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队  来源: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年份:1985 期刊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地层 
描述:安徽地层志 前寒武系分册
柴达木西南缘石拐子地区杜内期地层的发现
作者:刘广才 周天祯 周光第 陈煊传  来源:青海国土经略 年份:198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珊瑚动物  石炭系  杜内阶  柴达木盆地  典型剖面  杜内期  地层  组合  腕足  西南缘 
描述:一、前言石拐子地区(包括孟达里克、石拐子(大横山)、四道沟至哈尔扎西山等地)位于青海西部茫崖西南,属于祁漫塔格山北麓的高山区,是柴达木盆地西南缘的主要组成部分(图1)。1982年,笔者与青海省地质矿产局第一区调队二分队共同测制石拐子石炭系剖面
藏北大横山-弯岛湖一带的中-晚三叠世地层——对若拉岗日构造带地质演化的地层学制约
作者:陆济璞 唐专红 李玉坤 张能 黄位鸿 许华  来源:地质通报 年份:200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二岔沟组  放射虫  拉丁晚期  大横山  大横山构造蛇绿混杂岩带  藏北  卡尼早期 
描述:在藏北大横山地区二岔沟一带的硅质岩、硅质泥岩中首次发现了拉丁晚期-卡尼早期的放射虫动物群,建立了二岔沟组.二岔沟组在区域上出露比较广泛,并往往与蛇绿岩相伴产出,系蛇绿岩的上覆沉积岩系,根据其中的放射虫化石的时代及获得的蛇绿岩Sm-Nd全岩等时线年龄值232Ma±11Ma,推断蛇绿岩形成于中三叠世晚期-晚三叠世早期.若拉岗日群的解体和二岔沟组、弯岛湖蛇绿岩的基本特征,表明大横山地区中三叠世晚期-晚三叠世早期为多岛洋盆扩张的鼎盛时期,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早期的消减闭合、碰撞造山运动形成了大横山构造蛇绿混杂岩带.
藏北大横山一弯岛湖一带的中一晚三叠世地层——对若拉岗日构造带地质演化的地层学制约
作者:陆济璞 唐专红 李玉坤 张能 黄位鸿 许华  来源:地质通报 年份:200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二岔沟组  放射虫  拉丁晚期  大横山  大横山构造蛇绿混杂岩带  藏北  卡尼早期 
描述:在藏北大横山地区二岔沟一带的硅质岩、硅质泥岩中首次发现了拉丁晚期一卡尼早期的放射虫动物群,建立了二岔沟组。二岔沟组在区域上出露比较广泛,并往往与蛇绿岩相伴产出,系蛇绿岩的上覆沉积岩系,根据其中的放射虫化石的时代及获得的蛇绿岩Sm-Nd全岩等时线年龄值232Ma±11/Via,推断蛇绿岩形成于中三叠世晚期一晚三叠世早期。若拉岗日群的解体和二岔沟组、弯岛湖蛇绿岩的基本特征,表明大横山地区中三叠世晚期一晚三叠世早期为多岛洋盆扩张的鼎盛时期,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早期的消减闭合、碰撞造山运动形成了大横山构造蛇绿混杂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