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07)
报纸(18)
新闻(6)
图片(2)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44)
(40)
人物名家 (27)
山水风物 (16)
(5)
明光记忆 (1)
历史典故 (1)
按年份分组
2019(1)
2016(93)
2013(8)
2008(2)
2007(3)
2006(1)
2005(2)
2004(1)
1999(1)
1986(1)
按来源分组
-1(90)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1)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下半月)(1)
民间对联故事(下半月)(1)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1)
新农村(1)
中山日报(1)
中学生天地(1)
台声(1)
话说台湾当局敦促汪道涵访台的“”与“实”
作者:钟文  来源:台声 年份:199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两岸对话  国民党  两岸关系  政治谈判  台湾当局  “虚”与“实”  建设性对话  李登辉  “两国论”  祖国大陆 
描述:前不久,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藉“汪辜会晤”一周年之际,透过媒体向祖国大陆喊话,希望海协会长汪道涵于今年秋天如期访问台湾,并表示他也可以再次访问大陆,继续进行两岸建设性对话等。此后(10月15日),台湾当局有关部门的负责人进一步表示,率先生的提议是台湾“大陆决策系统集体决策的产物”。这表明敦促汪会长如期访台或由辜董事长再次访问大陆,是台湾当局在当前形势下有关两岸关系的正式主张。那么,台湾当局现在提出这一主张,是真想促成两岸对话,还是另有所图呢?应当说,有关这个问题的‘虚虚实实’,是很值得玩味的。任何熟悉当
朱元璋对子的传说
作者:谈山雨  来源:中学生天地 年份:1986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朱元璋对子的传说
朱元璋“洋相”
作者:凌育云  来源:中山日报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朱元璋平素酷爱书法,可练字长进不大,但周围的人却都奉承他的字写得好。朱元璋想真正了解自己究竟写得怎样,年底,他装扮成落魄文人,挨家挨户为店主书写对联。正月初一,他暗中派人查看,结果他所写的61幅对联,只有1幅被倒贴了出来。原来,店主们都觉得那字写得实在太糟,惟一倒贴对联的还是个目不识丁的主儿。朱元璋
养蟹养大“买卖”
作者:钱永言  来源:新农村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年销售额  富裕  养殖水面  养蟹  特种水产养殖  公司规模  螃蟹  创办  明光市  农民 
描述:养蟹养大“买卖”
朱元璋联索对
作者:王国生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年份:200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对联  明朝  朱元璋  生平 
描述:朱元璋联索对
朱元璋对选官
作者:王金生  来源:民间对联故事(下半月)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朱元璋对选官
朱元璋对选官
作者:王金生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下半月)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太祖  对联  春联  朱元璋  出游  撰写  演变  选拔  国子监  发展过程 
描述:在对联的演变发展过程中,明太祖朱元璋功不可没。他不仅大力倡导过年贴春联,还身体力行,撰写了多副传世妙联,甚至以此考察和选拔官员。有一年正月,他乘兴出游,在一酒楼里遇到了来自重庆府的国子监老监生福通,朱元璋联考之,曰:
明光云洞的传说
作者:暂无 年份:2019 期刊类型 :图片
描述:在明光西北约40里的石门口西北有一奇特的自然景观。山腰石崖上有一道裂缝,宽约一尺,长约七尺,深不可测。裂缝两边石壁如烟熏火烧一般,用手擦摸,手上会有一层黑灰。这裂缝中常常冒出黑烟,远看如云。每当有黑烟冒出时,天就会降雨,黑烟的浓度,烟云的大小和雨量的大小成正比。曾有放牛的孩子将斗笠盖在裂缝上,冒出的黑烟竟把斗笠顶于云上,悬空打转。这本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千百年来老百姓相传着这样一个。 很久以前,太白金星李长庚在此居住、修炼,山坡上有一石砌的炼丹房。炼丹房里有四个道童轮流着日夜不停地往丹炉里添柴,因炼一炉丹需七七四十九个昼夜烈火烧炼,所以还有四个道童终日在山上打柴。据说这丹丸能助人得道,早日成仙,这叫"银丹"。还有一种叫"金丹"需炼九九八十一天。这"金丹"能使人长生不老,百病不侵。 四个烧火的道童中有年龄稍大一点的叫青牛。岂不知青牛用心良苦,在装最后一粒丹丸时,他将早就准备好攥在左手一粒与丹丸大小、形状差不多的石子装进丹葫芦里,瞒过了师傅。 九九八十一天已到,又是熄火、停炉、取丹了。青牛仍老招再用,瞒过师傅,取了一粒金丹。青牛服用后更是功力倍增,一个人偷偷进山试功,竟有腾云驾雾之能。 日后,这青年成了老子的坐骑。有一日老子骑青牛路过石门山时,青牛想起偷吃仙丹被师傅被贬罚为牛。但毕竟还是师徒一场,青年拼命向山上跑,气得老子真跺脚,这一跺脚,竟在一块大石头上留下了一个大大的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