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286)
报纸(85)
图书(15)
新闻(12)
会议论文(10)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山水风物 (193)
人物名家 (84)
(46)
(38)
(33)
(15)
按年份分组
2013(37)
2012(24)
2007(14)
2006(17)
2005(7)
2001(8)
1995(3)
1993(2)
1986(3)
1985(3)
按来源分组
现代农业科技(5)
安徽商报(3)
宁波日报(2)
大河报(2)
安徽农业(2)
宜宾日报(1)
中国社会导刊 下期(1)
中国社会导刊(1)
职业技术教育(1)
新华社新闻稿(1)
太和桥南街雨后泥泞路难行
作者:暂无 来源:济宁晚报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记者李姣见习记者汪天娇昨日,市民董女士拨打本报热线电话2210000反映,在市区太和桥南街有一处因煤气管道施工迟迟没有恢复地面,经过前几天的暴雨冲刷,出现路面塌陷,不少车辆和行人在此“遭殃
科举成“永制”:朱元璋试行荐举的选择
作者:李兵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科举  朱元璋  荐举 
描述:在征伐期间或甫国初定之时,朱元璋将荐举作为选材的主要手段。洪武三年,朱元璋下诏停用荐举,以科举作为基本选士制度。但科举中式者多为没有实际行政能力的年轻书生,因此他认为科举不如荐举,下诏停罢科举、使用荐举。随着荐举制度的推行,朱元璋逐渐认识到:荐举无法实现选拔真才的目的,其根本原因是缺乏客观评价的标准;而科举却在牢笼英才、笼络士子之心、稳固统治秩序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朱元璋于洪武十五年再次恢复科举,科举被确立为"永制",成为明代选士的基本制度。
朱元璋当皇帝听不得人说“则”字
作者:暂无 来源:文史博览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元璋  “则”字  皇帝 
描述:朱元璋早年参加郭子兴的队伍.靠杀人放火而起家.因此特别忌讳人家拐着弯子骂他是“贼”,他对“贼”字的警惕简直到了神经过敏的地步。浙江府学教授林元亮给人当枪手
超越吴晗《洪武大帝朱元璋》读后
作者:王春瑜  来源:集美校友 年份:2006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超越吴晗《洪武大帝朱元璋》读后
简论朱元璋建国对蒙古民族的政策
作者:许振兴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 年份:1988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太祖  朱元璋  元顺帝  蒙古民族  蒙古贵族  政权  傅友德  汉族  统治阶层  于洪武 
描述:年(1368)七月丙寅(二十八日)撤出大都,退往蒙古地区,从而结束了蒙古贵族君临中土的统治。他为确保中原汉族的政权延续,定鼎以后,即竭力阻挠蒙古贵族卷土重来。本文即在确定朱元璋存此用心的前提下,探讨他在建国对蒙古民族的政策。
简论朱元璋建国对蒙古民族的政策
作者:许振兴  来源:民族研究 年份:1988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太祖  朱元璋  元顺帝  蒙古民族  蒙古贵族  政权  傅友德  汉族  统治阶层  于洪武 
描述:年(1368)七月丙寅(二十八日)撤出大都,退往蒙古地区,从而结束了蒙古贵族君临中土的统治。他为确保中原汉族的政权延续,定鼎以后,即竭力阻挠蒙古贵族卷土重来。本文即在确定朱元璋存此用心的前提下,探讨他在建国对蒙古民族的政策。
“汪辜会谈”的两岸关系 : [汪道涵,辜振甫]
作者:文迪  来源:了望(海外版) 年份:199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两岸关系  汪辜会谈 
描述:“汪辜会谈”的两岸关系 : [汪道涵,辜振甫]
朱元璋与日本断交的背后
作者:暂无 来源:松江报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早在朱元璋统治的洪武时期,倭寇就长期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骚扰。据统计,洪武年间有记载的倭寇入侵达44次之多,而且其中大部分集中在洪武十四年之前,平均每年超过两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朱元璋可谓殚精竭虑。倭寇屡次犯上,朱元璋几次派人和谈洪武元年,倭寇屡屡进犯。着眼于长远利益的朱元璋派杨栽等七人出使日本,并
李立群18年再演朱元璋
作者:暂无 来源:扬州晚报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中国第一部古装反贪力作《洪武大案》将于明年1月5日在河北卫视首播。《洪武大案》由5个单元剧组成,讲述天下甫定、百废待兴的洪武年间,平民皇帝朱元璋嫉贪如仇,严厉查办各级官员因贪污腐化而衍生出的种种大案、疑案。该剧既集结了李立群、刘德凯等“戏骨”大腕,也吸引了保剑锋、杨幂、胡可、富大龙等一批当红明星的加
“大脚皇后”:朱元璋背后的女人
作者:暂无 来源:鄂州日报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改元洪武。历经16年的戎马生涯,摆在朱元璋面前的大明天下,在经过长期的战争破坏,已是千疮百孔。此时亟需竭尽全力,巩固统治,方能长治久安。朱元璋成就大业前后,在他身边,一直有位贴心辅助他的贤内助,她就是人称“大脚皇后”的马娘娘。在民间,至今流传有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