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试述朱元璋民族观下的对蒙政策
作者:叶淑香  来源:科教文汇(上旬刊)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怀柔恩抚  朱元璋  军事征伐  民族观  战略防御 
描述:朱元璋推翻蒙元政权后,为了完成全国统一,巩固明朝统治,在其"内华外夷"、"华夷同体"的民族观指导下制定和推行了军事征伐、怀柔恩抚、战略防御的对蒙政策,这些政策对削弱和遏制故元顽固势力,争取大多数蒙古部众,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都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
试述朱元璋民族观下的对蒙政策
作者:叶淑香  来源:科教文汇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怀柔恩抚  朱元璋  军事征伐  民族观  战略防御 
描述:朱元璋推翻蒙元政权后,为了完成全国统一,巩固明朝统治,在其"内华外夷"、"华夷同体"的民族观指导下制定和推行了军事征伐、怀柔恩抚、战略防御的对蒙政策,这些政策对削弱和遏制故元顽固势力,争取大多数蒙古部众,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都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
朱元璋“以德怀之”的民族关系思想
作者:赵红  来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元璋  民族关系思想  以德怀之 
描述:以以德怀之来处理民族关系是朱元璋民族关系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特点。他的这一思想包含诸多方面的内容,充分体现了朱元璋对民族关系的重视态度。以德怀之的思想,是对以往民族关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朱元璋把历史经验与现实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以德怀之思想在明代民族政策中的实践,成效显著,影响深远。
论朱元璋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政策
作者:陈梧桐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太祖实录》  《明史》  少数民族地区  朱元璋  南方民族地区  南方少数民族  “因俗而治”  土司制度  边疆民族地区  云南 
描述:论朱元璋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政策陈梧桐明太祖朱元璋在推翻元朝统治后,制定了“威德兼施”的民族政策,他的这个政策,在具体施行中,是视各民族地区的不同情况而有所侧重的。对南方的少数民族,则侧重于“以德怀之”,实行的是以德怀为主的政策。“威德兼施”,招抚为主早...
论朱元璋对贵州少数民族的政策
作者:陈国安  来源:贵州民族研究 年份:198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贵州少数民族  朱元璋  土司制度  贵州民族  官司  于洪武  十三年  宣慰司  云南  民族政策 
描述:。”(见《谢东山送李涵入觐序》)可见,朱元璋对贵州的统治,实质上就是对贵州少数民族的统治。因此,探讨朱元璋对贵州少数民族的政策,对研究贵州民族史和地方史,都是十分必要的。
试述朱元璋对西南民族地区的治理
作者:徐晓庄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太祖实录》  《明史》  少数民族地区  文化教育  朱元璋  西南少数民族  西南民族地区  土司制度  西南地区  文化差异 
描述:朱元璋在管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时,通过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政策,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简论朱元璋建国后对蒙古民族的政策
作者:许振兴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 年份:1988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太祖  朱元璋  元顺帝  蒙古民族  蒙古贵族  政权  傅友德  汉族  统治阶层  于洪武 
描述:年(1368)七月丙寅(二十八日)撤出大都,退往蒙古地区,从而结束了蒙古贵族君临中土的统治。他为确保中原汉族的政权延续,定鼎以后,即竭力阻挠蒙古贵族卷土重来。本文即在确定朱元璋存此用心的前提下,探讨他在建国后对蒙古民族的政策。
简论朱元璋建国后对蒙古民族的政策
作者:许振兴  来源:民族研究 年份:1988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太祖  朱元璋  元顺帝  蒙古民族  蒙古贵族  政权  傅友德  汉族  统治阶层  于洪武 
描述:年(1368)七月丙寅(二十八日)撤出大都,退往蒙古地区,从而结束了蒙古贵族君临中土的统治。他为确保中原汉族的政权延续,定鼎以后,即竭力阻挠蒙古贵族卷土重来。本文即在确定朱元璋存此用心的前提下,探讨他在建国后对蒙古民族的政策。
简论朱元璋的华夷思想与民族政策
作者:周喜峰  来源:朱元璋暨凤阳帝乡文化学术讨论会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华夷思想的结晶,也是对中国古代汉族传统华夷思想的继承和总结。因此,朱元璋的华夷思想既有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相互有别的华夷之辨,也有经过长期民族交流和民族融和的华夷一家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