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2781)
报纸(2244)
图书(368)
会议论文(113)
学位论文(31)
图片(3)
新闻(1)
按栏目分组
人物名家 (5528)
山水风物 (6)
(2)
画说明光 (1)
明光名人录 (1)
(1)
(1)
(1)
按年份分组
2017(14)
2016(304)
2015(393)
2014(371)
2010(538)
2005(114)
2000(71)
1987(34)
1983(45)
1982(51)
按来源分组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史)(23)
安徽史学(17)
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15)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5)
江汉论坛(3)
史林(2)
兰州大学(2)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
渖阳教育学院学报(1)
理论界(1)
朱元璋的反贪困局
作者:暂无 来源:甘肃法制报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黄波明太祖朱元璋之所以在后世还有颇好的口碑,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他对官吏非常严厉,在某些论者眼中,这似乎便成了亲民的证据。朱元璋是不是真的很亲民,这个问题暂不讨论,而他的残酷虐官,是不是就完全只有积极的意义?恐怕也不尽然。朱元璋对待官僚队伍十分苛酷,原因就在于怕这些人上下其手,贪污、害民,在他看来
朱元璋反腐不靠谱
作者:暂无 来源:科技鑫报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在历史上,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是反腐败手腕最狠的一个皇帝。登上大宝的第二年,朱元璋龙椅还没有坐热,就对手下的大臣说了一番动感情的话,大致意思是:从前我当老百姓的时候,见到贪官污吏对民间疾苦丝毫不理会,心里恨透了他们,今后要立法严谨,遇到贪官污吏危害百姓的,绝不姑息。朱元璋说到做到。他颁布了有史以来可谓
朱元璋为何嗜杀?
作者:暂无 来源:人力资源报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有的人认为,朱元璋出身草莽,深知贪官污吏强取豪夺之恶,草民深受欺凌投告无门之苦。他仇视权贵,仇视压迫,想建立一个官吏奉公守法、百姓安居乐业的清明世界。登基前夕,战乱未定,他就制定法律,颁布执行,并
“四六作家”朱元璋
作者:钱国宏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渭水流钱国宏在中国历代帝王中,朱元璋绝对算得上一个“人物”,他不但以“布衣和尚”的身份建立了大明王朝,而且还留下了“自学成才”的佳话。历史学家吴晗评价明太祖“居然是个四六作家了”!朱元璋是典型
朱元璋如何对付贪官
作者:暂无 来源:新京报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好帖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3448767&PostID=34406768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于社会底层,生活异常贫苦,从小放过牛,后做过和尚、讨过饭、当过兵,曾经饱受元朝贪官酷吏的敲诈勒索。因此,他曾发誓,有朝
《权力野兽朱元璋3》
作者:暂无 来源:泰山晨刊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作者:张笑天分类:历史小说出版社: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定价:29.8元公元1345年,18岁的乞丐朱元璋,三天没要到一碗饭,躺在破庙门口快饿死了,还捧着《资治通鉴》在看!25岁时,朱元璋投靠起义军头目郭子兴,为一块烧饼,当起了哨兵;两年后,因功高震主,遭郭猜忌,他果断交出全部兵权,静观其变,伺机而动。
朱元璋褒贬茹太素
作者:暂无 来源:南通日报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明太祖朱元璋的刑部主事茹太素上奏了《反贪倡廉》论,朱元璋让“赶快念”,但当念到第6300字时,朱元璋大火:“无聊滥文,不知所云。”再念到16000字时,朱元璋又大骂:“都是些不痛不痒的废话。”当听完“1.所有官员每年都要向上司陈报自家的财产;2.各地按察使三年交换一次;3.各布政使司、府、州、县的财
朱元璋为何删《孟子》
作者:暂无 来源:东营日报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公元1389年(明洪武二十二年),朱元璋干了一件最有文化,也是最没文化的事情,就是删节《孟子》,居然胆敢跟亚圣叫板。此前20年,这位农民出身,造反起家,当过和尚,做过盗贼,对文明、文化、文人、文章
朱元璋曾删节《孟子》
作者:暂无 来源:劳动午报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看看朱元璋认为必须删掉《孟子》里的章句,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如“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如“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这些话,就了解他为什么要跟孟夫子结下深仇大恨的原因了。因为孟子的民本思想,不太把皇帝当回事,而把老百姓高看一些。这还了得?居然胜过做皇帝的他,
朱元璋的井与警
作者:周铁钧  来源:今晚报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明代初期,在许多郡、府的官衙院落中都有一口水井,井边立着一块石碑,上刻一个醒目的“警”字。原来,明帝朱元璋第一次向各地派任官员时,将他们带到皇宫的一口水井旁,说:“做清官、靠俸禄过日子,就像守着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