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652)
期刊(314)
会议论文(15)
图书(10)
学位论文(9)
图片(1)
按栏目分组
山水风物 (967)
人物名家 (27)
(3)
(3)
(1)
按年份分组
2016(92)
2015(90)
2014(112)
2011(148)
2010(40)
2008(59)
2005(28)
1997(9)
1995(7)
1987(1)
按来源分组
滁州日报(202)
-1(10)
安徽林业(5)
专业户(4)
香港文汇报(3)
郑州晚报(1)
郑州日报(1)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1)
绿色天地(1)
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
朱元璋治
作者:暂无 来源:绿色天地 年份:1987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朱元璋治
朱元璋与洞
作者:暂无 来源:郑州日报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寺位于郑州西南18公里处、荥阳贾峪洞村北,是中原地区四大名寺之一,建于东汉末年,有1800多年历史。据民间口碑相传,元朝末年,元顺帝暴虐无常,朝纲混乱。安徽一代因旱灾严重,朱元璋少儿时出家
少年朱元璋与洞
作者:暂无 来源:郑州晚报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少年朱元璋与洞寺洞寺打杂做和尚据称,幼时朱元璋为避灾荒,曾暂住娘舅家。娘舅家距洞寺不远,朱元璋就到寺中打杂做和尚。那时,7岁的朱元璋已聪慧过人、人见人爱。他尊敬师傅,干活勤快,做事认真。老师傅看他人小,就叫他每天打扫禅堂,他总能做到窗明几净、纤尘不染。令人费解的是,经他打扫后,不但庭院禅堂干净
陳雲、汪道涵發唁電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3日是大陸休假的日子,國家部委都沒有正式上班,而國台辦新聞發言人李維一下午卻親自通過電話、逐一通知在京傳媒三份唁電的播發,顯示出大陸對辜振甫逝世的重視程度。陳雲唁電台北辜嚴倬雲女士:驚悉辜振甫先生逝世,深感悲痛。謹向您及家屬表示深切哀悼和誠摯慰問。辜先生領導海峽交流基金會,秉持「中國的、善意的、服
锦绣商城·中国当代百家诗
作者:李绍文  来源: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图书 关键词: 诗歌  中国  现代  选集 
描述:锦绣商城·中国当代百家诗
朱元璋为韩林儿属部考辨
作者:杨济堃  来源:重庆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丞相  朱元璋  官爵  刘基  行中书省  年号  元帅  小明王  御座  圣旨 
描述:史学界在对朱元璋政权性质问题展开讨论时,有的同志认为,朱元璋在元至正二十七年(公元一三六七年)以前,“是韩林儿领导的北支红巾军的属部,他所建立的政权是韩林儿为首的宋政权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根据是:第一,朱元璋的“文檄用龙凤纪年”;第二,“旗帜等色尚赤”;第三,“朱元璋由左副元帅至大元帅、枢密院同佥、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丞相同佥、吴国公,无一不是由亳都韩林儿升擢的”;第四,朱元璋“一度在江南行省的官署中‘设御座,将奉小明王以正月朔旦行庆贺礼’”第五,朱元璋“所出的告谕和文移,只称‘令旨’,从不妄称‘圣旨’
[2004-08-29] 汪道涵陳雲唁悼肅老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4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唁電表示,遽聞肅戎先生仙逝,深感悲痛。謹向肅戎先生家屬表示誠摯慰問。唁電高度讚揚肅戎先生期盼中華民族復興,堅決反對「台灣獨立」,矢志追求和平統一,長期致力於促進兩岸關係發展,為謀求兩岸同胞利益竭盡心力,將為兩岸同胞所銘記。陳水扁連戰致祭梁肅戎【本報訊】據中央社台北28日電:陳水扁「總統」上午由「總統
[2004-01-31] 汪道涵 陳雲 促反「台獨」共發展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4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兩岸密切聯繫難割斷汪道涵在文章中說,20多年來,儘管兩岸關係歷經曲折,但兩岸同胞排除困難,共同努力,已經從經濟、文化等不同層面建立起密切聯繫,這種以民族情感和共同利益為基礎的紐帶,是「台獨」勢力難以割斷的。如果「台獨」勢力願意試煉人民的意志,只能是「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文章指出,由於歷
救救600岁古银杏 位于福州北峰,传说朱元璋当沙弥时种的,现在正遭受虫害,村民征集有绝技的人来治虫
作者:暂无 来源:海峡都市报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N本报记者侯希辰吴臻肖春道实习生马俊杰文/图本报讯在福州晋安区寿山乡九峰镇国寺边上,有两棵相传是明太祖朱元璋亲手所植的银杏树(如右图),昨天有读者反映说,这两棵古银杏树“生病”了,急需人们去关心。在村民的带领下,我们来到这两棵老树的边上,这两棵树的树皮上都是被虫蛀的痕迹,树边的地上撒满了树皮的粉末。
吴继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期刊类型 :图片
描述:吴继(1897―1937),安徽省嘉山县人。 青年时代他目睹国内军阀混战,人民生活痛苦不堪,遂产生民主革命、救国救民、富国强兵的思想。 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组成国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