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述朱元璋的民族政策及对民族地区的治理
-
作者:徐晓庄
来源:第六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
年份:1995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明太祖朱元璋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是由其民族观决定的。在逐出蒙古和降服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过程中,朱元璋从中国传统民族思想的立场出发,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民族观:首先稳定“内华夏外夷狄”格局,通过“因俗而治”、“用夏变夷”,最终达到“华夏
-
朱元璋巩固大明帝国政权的几项重要政治措施
-
作者:董三白
来源:第六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
年份:1995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朱元璋出身于贫苦的农家。当时正是在异族的统治之下,民生凋弊,哀鸿遍野。二十五岁前,他基本上过着食不果腹、飘泊流浪的游丐生活,还是目不识丁。二十五岁投郭子兴部下为兵,从此又过着南征北战,艰险丛生的军旅生活,正是一系列贫苦的、艰险的、有时是屈辱的生活,才造就了他的聪明才智、雄才大略,才磨练成他
-
朱元璋的农民思想意识对明初政策的影响
-
作者:晁中辰
来源:第六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
年份:1995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无疑是雄才大略的帝王。他由一个游方僧起事,终于削平群雄,登上大明皇帝的宝座,奠定了明王朝近三百年的基业。但是,由于朱元璋特定的出身和经历,使得他的思想比较狭隘,其突出表现是他狭隘的小农意识,极端的君主专制主义
-
从明《大诰》看朱元璋对人身依附关系的强化
-
作者:张宪博
年份:1997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强化“一切臣民”对皇帝的人身依附关系,是朱元璋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也是编纂《大诰》的根本目的。本文现就《大诰》中的有关材料,对这个问题做如下分析。一、“尧舜之道,孝弟而已”朱元璋一贯注重对百姓进行
-
从《大明律》和《大诰》看朱元璋的“锄强扶弱”政策
-
作者:张显清
年份:1983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朱元璋在法制上对豪强势要严加限制,是明初阶级矛盾比较缓和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明中叶以后法制废弛,则是土地兼并、洒派粮差、贪赃科敛等社会弊病愈演愈烈的原因之一。这正好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朱元璋抑制豪强政策的进步的历史意义。
-
“致治在于善俗,善俗本于教化”——小议朱元璋开国治术
-
作者:张中政
来源:第六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
年份:1995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以史为鉴”。藉历史活动的评述来阐发自已的政治信念,达到警世和垂教后人的目的,是自孔子以降,在史学领域里形成的优良传统之一。《春秋》、《史记》和后来的《资治通鉴》等许多的史学名著,寓论于史,准古酌今,正名复礼,用端正“名分”的道德内涵,以匡正人们不符合礼制的思想行为,来调整和巩固封建等级社会的秩序。这些或许可以说就是孔子、司马迁等伟大史家的“经世致用”史观的直接体现吧!这种史观,无疑使历史对现实具有批判的意义,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就是指既可以批判,也可以变革。没有对不合理现实的批判,没有爱憎分明的
-
从元末农民起义与明初社会状况论朱元璋的历史地位-兼评尚钺同志夸大朱元璋个人作用的错误观点
-
作者:柯建中 郭厚安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58
期刊类型 :期刊
-
描述:从元末农民起义与明初社会状况论朱元璋的历史地位-兼评尚钺同志夸大朱元璋个人作用的错误观点
-
从元末农民起义与明初社会状况论朱元璋的历史地位——兼评尚钺同志夸大朱元璋个人作用的错误观点
-
作者:柯建中 郭厚安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58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封建国家 朱元璋 中央集权 农民起义军 大地主 明王朝 元末农民起义 十三年 元朝政权 社会状况
-
描述:朱元璋(1328-1398)出身于贫苦佃农的家庭,曾在“家道惶惶”的境况下“托身缁流”,作过游方僧。在大规模的反元武装斗争开始以后,破产的农民蜂起响应,朱元璋在“四境逼迫”的情况下,也卷入了这一斗争
-
朱元璋的出生地应以当事人的陈述和最早的文献记载为依据:兼论朱元璋出生于盱眙或明光说错误之所在
-
作者:卞利
来源:朱元璋暨凤阳帝乡文化学术讨论会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作为明王朝的缔造者,明太祖朱元璋的出生地问题本来应当是很清楚的,即濠州钟离县东乡,也就是现在的安徽省凤阳县。然而,近年来,随着各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围绕名人籍贯这一历史文化资源所展开的争夺呈现出一种
-
刘邦传赵匡胤传朱元璋传 四大草根皇帝奋斗史 超值金版
-
作者:禾君
来源: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图书
-
描述:出身再贫寒也能享到大富贵,地位再卑微也能赢得大荣耀。不靠身世不靠人脉不靠财富只靠奋斗,本书看史上最牛四大草根皇帝如何从贫贱底层崛起翻身到权力高层。 本书以草根的视野草根的笔触书写草根皇帝的成功传奇历程!本书由禾君编著。